fbpx

住展區域分析》台北市南港區 題材兌現中 考驗才要開始

昔時工業活動密集,而有「黑鄉」稱號的北市南港區,隨著發展政策及多項建設加持,不僅擺脫過去的邊陲窠臼,地位一飛衝天,區域房市更一度交投熱絡、價格飛漲。
近年本區相關題材確實逐步兌現,然區域腹地狹隘,導致聯外孔道難以伸展的問題,並未隨之得解,反而高漲的房價,似已造成本區人口流失……

文/施絢傑

早期人類的發展步調或方向,通常是順著自然條件而為,比如長期仰賴水運,因此大型城市幾乎都位居河海口;以台北市來說,艋舺、大稻埕和西門町就曾繁華一時,原因正是以上區段近淡水河口、佔地利之便。但陸運逐漸發達後,以上定律早已打破,北市近代發展重心東移,就是人為之建設及政策因素使然。而北市最東側的南港,歷年發展軌跡,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北市邊陲曾為工業重鎮

現在說來或許有點不可思議,但南港原本真的是河港,且由於位基隆河南岸,所以被稱「南港」。國民政府遷台前,南港僅是農業為主的鄉村,西北沿基隆河一帶有磚瓦廠,南邊山區則產煤及包種茶,因此早期還有「綠色茶鄉」美稱。

北基鐵路、公路開闢後,南港轉型成工業重鎮。1953年,南港自來水廠第一水源工程完成,台肥等大型企業因此陸續進駐設廠。1980年代,本區工廠增至七百餘家。由此可知,南港產業活動從農轉工,幾乎就是人為因素所致。

不過1968年前的南港,還隸屬舊台北縣,當時縣政府實施南港都市計畫,就以工業為核心。1968年後南港納入擴編的台北市,區域發展目標又有變;隔年新頒布的都市計劃中,將南港分為六大區,重新規範各類地目及範圍。

根據後來的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南港區總面積2,223公頃,實際都計範圍則約981公頃,住宅區151.8公頃,商業區30.4公頃,含軟體工業區在內的工業區共109.7公頃。其餘近56%的非都計土地則屬農業區、保護區及行水區。

從以上內容看,南港產業活動應不再以工業為主,然或許早期大型工廠林立的區域型貌深植人心,使得南港長年無法擺脫「黑鄉」的刻板印象。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利多加持 翻轉黑鄉印象

後來北市發展重心東移,但當時南港在北市十二行政區中,仍屬發展相對較差者,房價也偏低。七、八○年代全台第一次房價狂飆期,南港就幾乎是狀況外。2000年代初期,南港新案一般行情仍僅1字頭,只有因基隆河整治而截彎取直產生的新生地,也就是當地稱的向陽重劃區,可見2字頭以上單價。然於此同時,南港近年高速發展的引擎已悄悄啟動。

南港躍起的第一個關鍵,是1996年陳水扁任市長時頒佈的「南港經貿園區」計劃。該計劃有兩大核心,一是南港軟體工業園區,二是第二世貿中心,也就是現在的南港展覽館。前者使南港產經活動,從原來的重工業轉為精密電子,後者則將園區地位,拉升至與信義計畫區同等級。

不過更關鍵的是交通建設。包括聯絡國道三號、內科與市民大道的環東高架,另外則是台鐵地下化,之後的捷運板南線,加上晚近的高速鐵路等,不僅提升南港交通聯外能量,且以上三軌在南港站交會,形成所謂「三鐵共構」,更成區域房市大利多。

於是,2003年SARS疫情後開始的房市大多頭,南港房價立刻從原本1字頭快速拉高3字頭以上,之後資金行情加上題材浮現,漲勢更驚人;不過,供給面卻未隨之擴張。以下約由西向東,將南港分成六小區,進行更詳細的分析。

南港經貿園區

一、後山埤站至南港公園(市民大道以南)

從信義區方向沿著忠孝東路六段往東,就可到達本區。如搭捷運,則約是北捷藍線後山埤至昆陽站之間。本區算全南港最近市中心的區塊,故發展較早,機能相對完善,但市容也稍老舊。

本區早期代表個案,是當時還稱做大都市建設之遠雄,於2003年初在玉成街推出的『大都市新天地』。該案基地原屬工業區,捐地變更為商業區,產品有住家及商辦,當時住家開價就高達35萬/坪。

『大』案牌價完全跳脫當時區段行情,但也開啟全南港後來的狂暴漲勢;本區段更基於近市中心的優勢,加上捷運線先通車至昆陽站,甚至還是全南港第一個出現百萬開價者。後來經貿園區啟動,藍線全線通車,本區焦點才被更東側的舊市區和經貿園區等搶走。

平心而論,本區質感並未隨利多發酵、兌現而改善,然畢竟信義區就在旁邊,只要基地位置、條件不要太差,價位還是維持高檔,而且當然愈近信義區價格愈高。如緊鄰後山埤站的長虹都更案『忠孝詠吉』,牌價120萬/坪,根本就是隔壁信義區的行情,部份推案甚至連案名都直接用「信義」二字。來到今年,捷運昆陽站周邊新案『德杰琉森』,開價已破百萬/坪,相當驚人。

舊市區

二、南港路三段(市民大道以北至基隆河岸)

本區約位在以上次區北面,一直到基隆河岸,東側至向陽路。本區大部分屬策略性產業用地(類工業區),僅西北角一小區塊由八德路四段及成美橋圍成,地目屬商業及住宅區。

本區雖緊鄰松山區,但腹地更狹隘,歷年推案亦偏少。不過行情則和上段後山埤至昆陽站一帶類似,也隨隔壁相對高價(松山)區上漲,同樣很早站上三位數字。;只是可能小環境條件更不理想,因此產品多為走小坪數、低總價設定。

不過,似乎置產族並不認同本區有百萬以上單價的資質;故即便近年低總價當道,但單看本區則情況不甚明顯,個案銷售期大多不短,也不乏更名重售者。

南港車站(三鐵共構)

三、南港舊市區

本區西起南港國中及向陽路,東側到南港高工、南港國小,經貿園區在東北側;北邊則到重陽路,南邊是忠孝東路。本區以南港車站為核心,是過往全南港最主要發展區段,是所謂「正南港」地帶。

然而,同樣基於發展腹地受限,加上文首提到的傳產大廠多位本區,因此這波市場大多頭的第一波段,也就是金融海嘯前,本區段推案偏少。不過畢竟包括工業區變更開發、三鐵共構等南港近年利多題材,都和本區直接相關,因此只要出現推案,都受到相當程度注目,行情也屬南港高標。

往年本區供給量有限,但區內幾個傳產舊廠變更開發消息一直沒斷過,因此區域房市始終維持未演先轟動的態勢。終於,原南港輪胎舊廠變更大案,千呼萬喚下,終於在2010年初以『世界明珠』之名正式亮相,還宣稱廣開世界盤,開價高達150萬/坪,還全是大戶等級規劃,無論產品和價格都算南港之最。

除了工業區舊廠變更開發外,興南、東明路一帶原本多是鐵皮屋,因此也蘊藏都更商機。如原為興富發土地,後來售給亞昕、新潤等四家業者共推的『擎天森林』,或國內營建業龍頭的『國泰悠揚』、『悠境』,都屬此類案例。不過可能鎖定客層不同,『擎』案產品為相對低總價二、三房(單價仍達120萬/坪),國泰兩案走首換路線,坪數稍大,單價則比『擎』案稍低。

多宗大案拉抬,加上眾題材陸續兌現,本區近年建案開價幾乎都來到百萬大關,『世』案後續轉手價更持續翻漲;然平心而論,除非本區質感新舊交雜的狀況能在短期內改善,否則三位數字以上成交行情,遲早面臨修正壓力。

中央研究院

四、研究院路(中研院周邊至舊莊地區)

本區主要為研究院路沿線,加上舊庄路一段周邊,中研院是本區最重要設施。東側比鄰汐止橫科地區,西邊為限建保護區;就地緣關係論,反而跟深坑或汐止較密切。

本區相對位置最深入、交通也最不便,卻是全南港最具住宅區氣息的區塊;交通部分雖有二高南深路交流道,但規模不比一般交流道,故聯外主要交通還是仰賴研究院路,區域行情因此是南港相對偏低者。

2003年起的房市多頭波段,台北市土地荒議題快速發酵,本區價格果然扶搖直上,行情一下衝上3字頭,不過或許受制區域條件,產品大多為低總價小坪數規劃,甚至曾出現挑高者。後來南港房價從西往東一路漲,本區當然跟上,單價一度出現坐6望7的氣勢。

儘管6字頭以上放在本區形同天價,但以全北市論則還相對親民;只是本區區域型態封閉,幾乎吃不到利多題材,因此合理行情應該在60萬/坪以下。

五、向陽重劃區

向陽重劃區位舊市區北側,大致由向陽路、重陽路圍成,兩側都是工業區。區域原為基隆河行水區,1994年9月公告實施的整治計畫,將基隆河道截彎取直後,才出現這塊重劃新生地。

按照該整治計劃,實際產生的新生地,除本區塊外,還有北側,也就是基隆河對岸,隸屬內湖區、安康路以南的工業區。2001年6月修定的變更計劃中,南港區部份即重劃為低密度住宅及商業區。

2003年下半年房市景氣迅速復甦,南港房市則是從這裡重新起步,華固建設又是當時主要推手,行情則從多頭初期最多25萬/坪,之後三年內已衝上4字頭,翻漲幅度相當驚人。

本區價量快速擴張,原因除景氣復甦外,也和東邊緊鄰經貿園區有關。不過由於快速開發,後來資金行情階段,本區已是無米之炊,直到近幾年才又有動靜,如2022年成屋後重新進場的甲山林自建案『香榭帝寶』,開價高達125萬/坪。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六、南港經貿園區

從惠民路起往東,一直到南港與新北汐止交界處,大約就是本區範圍。此園區不僅被設定為南港發展新中心,更是近年區域房市最重要利基;捷運藍線與棕線於展覽館站交會,讓本區如虎添翼。

根據計畫,及後來變更納入的R13及R17基地,本區可供開發面積約57公頃,其中住宅區約25.71公頃,商業區22.43公頃(含6.07公頃展覽館用地),另有8.27公頃軟體園區用地,住宅區則又分一般住宅及商務住宅使用兩類。土地使用強度方面,住宅區建蔽率40~50%不等,容積率120%~225%;商業區建蔽率60~80%,容積率310~560%。

1997及2003年南港軟體園區先後推出一、二期招商,不過可能當時進駐業別有嚴格限制,因此不算順利。之後檢討放寬相關限制,廠商進駐率才提高。受此影響,園區內住宅區初期標售幾乎有行無市;直到2004年下半年才出現第一宗住宅案,為經貿一路的大樓、透天併售案『園墅』。

後來利多逐年到位,本區開始出現更多推案,價格當然跟著扶搖直上;金融海嘯前,本區行情就已快速飆到近5字頭;但更誇張的是,即便飆漲如此,銷售還是出奇地快,部份甚至近乎秒殺。

之所以如此,一來是利多發酵帶動投資客搶進追高,但也是供不應求所致。原來,官方對園區建照審核異常嚴謹,且都須經都審,在建照審發速度極慢下,區域供給當然跟不上投資客掃貨的速度。

如此這般,自然造成本區房市產品奇貨可居,房價一路飛漲;金融海嘯後雖短暫冷卻,但後來颳起資金行情,本區建案牌價又馬上再衝到7、8字頭水準。當時市場都預期,本區出現百萬/坪以上「成交行情」,只是時間問題,後來本區確實出現百萬以上開價,但也因此被央行盯上,進而納入信用管制,市況於是迅速轉冷。直到舊市區傳產變更大案現身,加上建設利多兌現,本區才又重現活力,真正出現百萬以上成交行情。不過可能是前些年高速開發,導致所剩建地不多,因此焦點還是被舊市區傳產變更或都更大案搶走。

南港展覽館

「新東區」光環 供給稀價飆

先有南港捷運線,接著高鐵行經、設站,2008年初南港展覽館啟用,加上北市東區門戶計畫,還有北流中心、國家生技園區等等。如此多樣建設,放眼整個大台北,幾乎無區出其右。難怪昔日黑鄉南港,被冠上「新東區」的稱號。

在眾利多先後發酵下,從西向東,南港各區近年接力上演價格狂飆戲碼,只是腹地就有限,供給量欲大不易,奇貨可居之下,儘管歷經政策打壓及市場修正,價格還是居高不下。

近幾年供給量稀的狀況稍有轉變,主要是大型工業區變更開發和都市更新終於出現具體進度,打頭陣的便是南港輪胎『世界明珠』,帶動當地最新一波瘋狂價格漲勢,現在僅剩研究院生活圈還未出現百萬以上牌價。另外,也偶爾出現純商辦或廠辦案,量體和區域目標類似的內科相比算少,但已是北市各區中,商用產品能見度相對較高的區段。

路廊狹長 不利聯外運輸

然於此同時,本區先天發展限制,也開始被放大檢視。打開南港區地圖就會發現,北側為基隆河,南側則有南港山脈,如採陸路,幾乎就只能靠南港路及市民大道所圍成,東西長、南北窄的狹長路廊支應。

果不其然,包含捷運、台鐵高鐵及高架快道等,幾乎全擠在這條廊道上;連經貿園區、北流中心、生技園區的大型公建計畫,乃至工業區舊廠變更開發及大型都更開發,也都落在此廊道上或周邊。

過去應是眾建設開發題材還待兌現或成型,民間建案也尚未進入交屋期,因此還不易看出,在如此狹隘腹地中塞進這麼多建設,會釀成怎樣的問題。但這幾年下來,從南港展覽館每每舉辦活動,到2018年南港車站商場開幕,2020年8月北流中心營運,都一再證明上述疑慮絕非杞人憂天!

房價飆高 人口流失中

不光如此,南港還得面對另一更大挑戰。根據官方統計,南港近年人口明顯且快速減少;今年雖稍回升,但比起過去幾年,仍有不小落差。(詳見人口狀況表)會出現這樣的走勢,十之八九還是房價持續飆高,迫使區域客出走、移居至房價相對親民的區域。人口減少(外流),除了削弱房市基本需求量外,還有其他後遺症。因為就算人口外移,就業仍在南港;這意味著,通勤人口只會愈來愈多。

是故,除非官方能找到有效方法,導引區內就業人口使用大眾軌道運輸通勤而非私家車,否則南港交通負荷量只會愈來愈重。這樣一來,現時內科的交通噩夢,很可能就會在南港重演!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