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老中古屋居者的煩惱

從前的留外學人,離鄉隔三五載,返台後即感受市容變化甚鉅,新物事有增無已,氣象蓬勃。如今情況不同,移外才幾年,戶籍不見了,但街廓老舊依然。變電箱水溝蓋,鐵皮加蓋,一樣不少。大街小路還添了人行道單車道,塗色劃線不甚美觀。

近廿年來的台北市,宛如美人遲暮,風韻漸失。每年一千多億元的錢,似乎都沒花在市容方面。偶遇外國觀光客逛街,瞧那些髒亂的角落,陳年未改,真教在地住民汗顏。都更遲滯,危老改建遷延時日,新樓房參差錯落,街景黯淡。衡量責失,官民都有一份,總之,老舊印記難除。

然而,無論都會區是否日薄西山,房價卻仍高俏。別說年輕人買不起,中壯老族群,又有幾人買得起第二戶?近時官方要課囤房稅,多數國民事不關己,都想看到有錢人多繳些稅。畢竟,經濟結構貧富差距大,民眾常覺政府不敢向富人課稅,或想課卻課不到。顯然,稅法得再細修。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這幾天傳出今年稅收又超徵,三千多億元算史上第三高,有意思的是,去年曾「還稅於民」,全國老少男女各六千元,皆大歡喜。今年又如何呢,且拭目以待。照理講,預估歲入時,課多少稅,收多少規費或種種進帳,應儘可能準確。畢竟,財政以「量出為入」為原則,收支平衡為目標。如今歲入多出來,得慎重考量用途。

雖然總稅收超徵,但土增稅、契稅等,和房地相關者,則才達六成、八成左右,顯示近年打房有一定效應。從民生經濟觀之,市場機制並不是麻煩的根源;反倒是不成熟政策的強力施為,製造出更多困擾和民怨。打房時即使下重手,宣導口號等,也宜溫和理性,減少反彈力道。

大直的工地鄰損案,激發區段內住民危機意識。因此,推動公辦都更,效率極高,短期內八成多或九成多的同意票,進程順利。從旁觀之,也屬失中有得。全台有五成以上住宅屋齡超過卅年。台北市則有高達七成是卅年老屋。無論怎麼撐,十年、八年內都須有動作,很難躲得過。

鋼筋混凝土大樓,大概能使用多久?通說是耐用五十年。半世紀歲月很長久,但對北市老屋而言,有許多年限將至,且老態畢露,而同幢樓的鄰居,似無絲毫感覺。且有人為卅八年屋齡的中古住宅,花三百萬元整修。現今恁誰來談危老改建,肯定門都沒有。世事每如此,無言以對。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