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永久隔音工法還不夠 隔音墊選材是關鍵

俗話說「千金買房,萬金買鄰」,當樓上鄰居的噪音,變成你的噩夢,只有隔音墊能拯救,這時,除了要了解施作工法的差異,更重要的是——隔音墊選材。

文/翁嘉妤

過去台灣曾發生多起,因長期忍受樓上鄰居的噪音問題,不僅雙方起口角衝突,甚至嚴重到可能釀成社會命案,於是政府開始重視建築隔音的工法,於2021年修訂「建築技術規則」,不過其實在法規的實務上,建商因成本考量會分為不同工法,也許真的都能解決擾人的隔音問題,但背後的不同隱藏成本,恐怕不容小覷。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新法保障住宅寧靜生活品質

腳底下踩著的,無論是木地板,或是冰涼的磁磚,下層的隔音工法往往決定了樓下鄰居的居住品質,為了解決噪音擾鄰的問題,「建築技術規則」的新制於2021年1月上路,要求新掛號申請建造執照的建案,連棟住宅與集合住宅的分戶樓板都要做隔音,且需降17分貝以上;若樓上是機房等設施,則必須降25分貝以上,才算符合室內分貝數標準。

芬格空間設計事務所總監林京蔚

主要因為新建案的樓地板厚度普遍在15至20公分,即使是15公分的樓地板,上面再鋪設水泥、磁磚等厚度,約可再增加3至5公分,然而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研究指出,單純加厚樓地板厚度,是無法達到新法58分貝以下的要求。

新蓋大樓所使用的隔音材,若是15公分混凝土樓地板,其表面材衝擊音降低量指標須在17分貝以上;12公分混凝土樓地板,則須在20分貝以上,或取得內政部綠建材標章的高性能隔音性綠建材;在加裝後噪音值須降到58分貝或更低,才能符合新的規範。

「以前很流行中空樓板,但因為是使用保麗龍隔音,所以比一般RC樓板來得厚,通常會犧牲掉不少室內高度,以建商的立場來說,每戶犧牲15公分,整棟樓累積起來,都可以再多蓋一戶了,所以他們現在的模式,大多是使用隔音墊。」芬格空間設計事務所總監林京蔚分析。

然而,以上下樓之間發出的噪音,通常都屬低頻的震動傳音,想隔絕就得選能足夠隔震的隔音工法,而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工法分為兩種,乾式工法及濕式工法;濕式工法原理為「直接將隔音置入建築物本體」,會在樓地板上面做隔音墊,再往上用水泥灌漿5公分壓層,讓重量達到一定程度上的隔絕震動效果,接著貼上磁磚,也就是所謂的「永久隔音」。而另一種乾式工法,則是「額外添加隔音」,會先在樓地板上做打底面,接著再貼上帶有一層薄薄隔音墊的木地板。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建商取巧省大半成本

該兩者工法都可達到法規的隔音效果,但建商大多愛用乾式施工,畢竟濕式程序較為繁雜、耗時,成本花費較高;而乾式施工速度快、成本大約只有濕式的一半,因此不少建商為了壓低成本,選擇採用價格較低的乾式木地板做隔音。但問題來了,乾式容易滲水、防水效果不佳,無法使用在衛浴及廚房,且若幾年後想更改地板,或是隔音墊老舊需更換,乾式與濕式的工程浩大程度,又是可以用天差地遠來形容了。

若以貼磁磚的濕式工法,要改成木地板,可直接拆除磁磚,再貼上木地板往上疊加,無須破壞水泥層;而原先是以乾式工法建造的情況下,要變更就無法僅修改表面,因為以現有的木地板,直接加上隔音墊再貼磁磚,層層疊加之下,地板厚度可能至少達10公分,勢必得犧牲室內高度,甚至原有的門板可能也必須裁切到符合地板的高。

若直接把木地板拆除也有矛盾,因為等於連同板材下的隔音墊也會一起拆掉,除非深入到水泥灌漿壓層,將該層全部打掉,舖上隔音墊後再重新灌漿,但要打掉整層水泥壓層,不僅工程浩大、執行上也相對較困難。

材質效果是好壞關鍵

除此之外,兩者工法因在上層「保護」隔音墊的板材不同,因此耐久度也相差甚遠,林京蔚以經驗分享,「如果不把保養算進去,單就木地板的耐久程度來看,通常是10到35年不等,而磁磚地板則可以延長到20至40年之久。」

打造超過百棟「寧靜宅」的鉅霖國際董事長張嘉玲也認為,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高溫潮濕,使用磁磚做為地板表面材,不僅耐久、防水、防火,也有免保養特性,相較於超耐磨地板或SPC石塑地板,使用年限僅約3至5年就得需更換。

但建商因成本問題,大多會使用乾式工法的木地板隔音,若未來想做變更時,選擇權就被侷限,甚至無論是汰舊或是額外衍生的拆除成本,恐怕都得由消費者負擔。林京蔚提醒,「想要濕式工法還是乾式工法,建議民眾在選擇房子時就要考慮進去,就像買手機一樣,規格無法事後再擴充。」

不僅工法選擇很重要,隔音墊的材質也是「寧靜宅」一大關鍵,張嘉玲分析,市售的隔音墊如橡膠或泡棉,雖也有隔音效果,但這些材質若遇牆邊不能直接上摺,需有額外的斷橋收邊,並無法達到完全無縫,會造成側向音無法降噪,因此隔音效果將大大扣分。且在使用上容易因上方水泥砂漿壓層乾縮而破裂,這時磁磚恐被壓斷,甚至出現空心聲音。

「幾年後材料也會隨時間老化,加上水泥鹼的侵蝕更易加速脆化,造成隔音無效及沉陷問題;且材料中的TVOC及甲醛含量超標,對人體有害。」張嘉玲補充。

想要隔音一勞永逸,民眾不妨可以選擇永久隔音的濕式工法,不僅可打造寧靜居家環境,更成為綠建築加分條件。依據緩衝材的隔音效果總共分為三個評級,達到C1最高等級可以獲得加權分數35分。雖然環境噪音僅為加分項目,看似是增加成本,但加上獎勵後容積率提高所減省的成本,以及獲得綠建築標章後環保及健康的形象加分,所帶來效益必定大於工程所提高的成本。

然而,目前對隔音綠建材的評定,現階段只有額外要求隔音測試的分貝數,而未來是否還可針對吸水性、防火、防焰、耐燃等納入評定項目,都將成為邁向打造更完善綠建築、更高品質寧靜宅的目標之一。

拒當惡鄰、荷包又失血

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

最後,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提醒民眾,居住的噪音爭議,根據《噪音管制法》第六條規定:「製造不具持續性或不易量測而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之聲音者,由警察機關依有關法規處理之。

警察機關受理住戶報案後,前往勘查,經查證屬實者得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七十三條第三款規定,以「製造噪音或深夜喧嘩,妨害公眾安寧」為由,處新台幣6000元以下罰鍰。因此,民眾若有這部分的擔憂,不妨提早改善住家設施,以免成為「惡鄰」,荷包又失血,得不償失。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