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資訊氾濫年代 市場訊息滿天飛 如何正確識讀?

網路時代產出資訊門檻降低,造成訊息氾濫。
面對多如牛毛的市場消息,購屋者應該如何正確解讀?

文/施絢傑

近年網路相關軟硬件高速發展,建立所謂媒體的門檻大幅降低,甚至人人都能成為產出訊息的源頭;而其結果便是如現今所見,各式各類資訊滿天飛,甚至到達氾濫爆炸的程度,就算範圍限縮到不動產相關者也還是如此。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網媒世代 資訊氾濫

於是乎,無論主動、被動,還是自願、被迫,閱聽者每天接受到的訊息都是多如牛毛,一時之間確實很難判斷,這些訊息是否真的值得參考,甚至其真偽,就更別說還會出現對象或時間類似,但結果迥異甚至相矛盾的狀況。針對以上現況,漢華廣告副總管清智根據自己在業界多年所見及累積的經驗,給予廣大準購屋人以下建議及方向。

管清智分析,一般情況下,過多訊息確實會影響大眾看法或觀感,但時間通常不會太長,畢竟通常新聞訊息的效期都偏短,或很快被下一個熱門訊息取而代之。然而在不動產市場中,民眾接收到相關資訊後,通常會做為是否進場,甚至下手的參考,而購屋又是多數人一生中最大一筆消費,因此影響層面自然非同小可,面對各式且大量訊息,更需正確判讀。

漢華機構副總 管清智

閱讀新聞 不只看標題

那麼,面對龐雜且到處流竄的市場訊息,消費者該如何解讀及釋疑?首先秉持的第一原則,就是不要只看標題。現在媒體網路化,加上因為訊息量過大等原因,閱讀習性改變,導致現在一般民眾看新聞或消息往往只看標題,很少細讀內文。

但部分媒體為了衝點閱率,就會刻意把標題下得較為聳動,目的當然是吸引使用者點閱,甚至有時候標題和內文的相關度因此偏低。因此如果真的要了解該訊息的實質內容,最好還是耐心看完整篇消息或報導。

消息繁多 需注意來源

第二,則是要注意訊息來源。如果是官方發布訊息,基於蒐集資訊及統計時間等原因,幾乎都會造成所謂的時間差;比如四月公布的統計,數據呈現的其實是至少一個月前的市場狀況。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如果新聞消息是由民間機構發布,則通常有目標性。就拿常發布新聞稿的房仲業來說,訊息面有多也有空,乍看之下立場搖擺;但只要明白,對房仲業最重要的事並不是價格漲跌,而是盡可能促成交易,從這個角度切入,就不難理解他們所發出訊息的目的了。

解讀訊息 看長期趨勢

第三點是,不宜以短時間內資訊做為判斷,真正看的應該是中長期趨勢,如最近的價格走勢便是一例。管清智指出,最近部份地區確實出現波動,短時間內價格似乎真的開始鬆動。但如果拉長時間看,就會發現事情並不單純。

比如先前南部一些區塊,因為某些議題炒作,使得短線投資客前仆後繼,進而導致代銷同業搶接新案的情況,價格因此被不合理且迅速墊高;從這個角度看,現在這類區段價格出現鬆動,就不能說是真的降價,只是逐漸回歸原本的合理行情。但消費者如果沒有掌握以上的中長期趨勢變化,就會誤判情勢。

又如稍早各地政單位發布的四月買賣移轉棟數,代表的其實是第一季中後段市況;當時還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修訂話題影響,市場觀望氣氛甚濃,加上前一年同期市況處於相對高檔,基期較高之下,年增率當然是負值,而且落差甚大;但是否就代表市場買氣一路下滑,仍言之過早。事實上就目前各界觀察所得,第二季後市場詢問度及交易狀況都已有回溫。

出手與否 端視需求能力

最後且最重要的還是,市場狀況的多與空,並不等於個人是否進場的唯一、甚至主要標準。管清智指出,和股票投資類似,多數人進入房市,的確傾向追多不追空,但這不見得正確,畢竟大部分的購屋者目的是自住,如無意外,購入房屋後是要使用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時間,沒有必要被短期的價量變化左右。

總之,雖是老生常談,但不變的真理依舊是,自身能力及需求,為進場乃至出手與否的主要判斷。只要能秉持這個大原則,加上現在資訊較以往更加透明,聰明的購屋者應該都能從大量甚至氾濫的相關訊息中得出正確的釋讀,進而買到符合自己需求及能力的物件!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