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
升息的效應,本該是股市走軟,但台股像無敵鐵金剛,仍硬衝向上。有些才出清股票,湊足頭款買樓者,不禁大嘆失算。因房貸利率大概都已升到二%左右,每月支出增加,可支配所得減少。看來,全體國民負債比又將拉得更高。六千元的小確幸,可能沒啥感覺了。
許多一級戰區的大小商圈,周遭店家客潮如湧,卻仍不乏有掛布條待租者。打聽之下,多半是房東不肯降租金。或許疫災期間增貸,資金成本加重,故無從降租。以大安區的科技大樓捷運商圈來說,餐飲美食天天大排人龍,然而服飾店、皮鞋店,則甚難立足,或者與消費族群有關。
像萬華有幾條街,專賣銅鐵五金硬貨,或佛具香爐金身等,產品區隔性極高。這樣的街廓即不允許其他行業開店,否則只是自討苦喫。從前有整排都賣單車之類商品,平白擠進一家棉被店,下場不問可知。高雄大勇路曾有人開棺材店,半條街路頓時黯淡下來,這類事不言可喻。
濁世之中,當然有不少財富自由者。豪宅精品超跑,都列彼輩採購清單之物。現今房價急凍,租金穩漲,於是買樓當寓公者,逐漸冒出來。台北市民生社區由來臥虎藏龍,資產破億者甚常見,此時購進舊公寓大樓,一面出租收錢,一面等著都更,生財有道者,誠如是也。
由於房地產融資縮減,連危老建物改建,和都更改建的艱困程度都增加了。每一環節的資金皆顯拮据,如何能有效率的推動?何況房市交易較冷,此時花錢在這上頭,似非明智之舉。再者,即令融資貸款有眉目,利率上升亦影響經營利潤。因此,業界觀望者甚多,寧可不出手,也不想被套住。
走了幾回農業縣,農味愈來愈淡。外漂、種電、文創、觀光……,變化多端的,除了景致,還有內涵。城鄉差距加大,人口外流影響傳統生產型態。台灣人很能適應歲月時代變遷,當年的鄉土味早已一去不回。庭園式農場餐飲造型,完勝都市者不在少。活用土地,不一定得造屋。
隨著交通便捷,鄉民赴城市上下班,不過多花一、二十分鐘。都市間月票優惠,果真有造福之功。受薪族在住和行方面,能獲政府補貼或協助,善莫大焉。買不起房可不買,租金太高也不必租,交通解決了,萬事ok。接下來的問題,是讓通膨之害,能輕一點!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