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福山
當你還在關心房價是否會跌、貸款是否能過時,詐騙集團早已滲透市場,將不動產交易變成他們最肥沃的獵場。
這不只是零星案件,而是一條高度分工的詐騙供應鏈——有人專門蒐集個資,有人設計交易假象,甚至「專業人士」也在其中扮演角色,確保從話術到交易流程都無懈可擊,讓受害者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將房產拱手送出。
這些詐團精心編排劇本,如「捏麵人」一般塑造角色,假房仲、假地政士、假公證人,甚至連銀行端都可能有內鬼,讓交易看似合情合理,卻暗藏奪產陷阱。
產權一轉手,還能討回房子嗎?
看似合法的交易,背後可能藏著步步進逼的騙局。有人只是在網路上搜尋房貸資訊,就接到「銀行專員」來電,對方熟知他的財務狀況,甚至能提供量身訂製的優惠方案;有人接獲「地政事務所」的通知,提醒產權有異動,結果一步步掉入假警察、假檢察官設計的局,最終連自己名下的房子都被過戶。
報警,真的能討回財產嗎?當受害者終於察覺異常,房子早已數度轉手,產權在層層交易中被洗白。即使贏得官司,也未必能拿回房子。詐團不是法律的門外漢,甚至比你更懂法,透過漏洞拖延訴訟,讓受害者即便獲得勝訴,也難以討回財產。
精明,未必能讓人全身而退
許多人自認精明、不貪心,不可能會受騙,遺憾的是,詐團等的正是你這一刻的自信。他們耐心布局,製造時間壓力,讓你誤以為自己仍然掌握主導權,直到一切塵埃落定,才發現早已無力回天。當詐團的獵物不再只是投資客,而是擴及每一個擁有房產、計畫購屋的普通人,你能確保自己不是下一個目標?
本期《住展雜誌》獨家揭露不動產詐騙供應鏈,帶你看清詐團如何布局,解析他們操控市場的手法,並揭示最關鍵的防詐細節。當你的房子已被鎖定,你該如何識破?當你發現自己已經身陷其中,還有沒有翻盤的機會?
這場市場獵捕,你是獵人,還是獵物?翻開本期封面故事,答案就在裡面。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