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機、科技網路高速發展的「社群年代」,藏在螢幕另一端的創業家,正悄悄的改變產業型態,甚至牽動微型商辦的崛起⋯⋯。
文/翁嘉妤
「市場環境在變化,年輕人自己創業當老闆的意願提高,電商、網紅、直播主產業逐漸興起,甚至斜槓青年也希望能有屬於自己的小天地,這股新風氣帶動了微型商辦的需求。」代銷業者分享,微型商辦的興起,和產業變化有直接關係。
微型商辦怎來?三大現象改變一切
過去對於辦公室的印象,大多都是上百坪的使用空間,然而現今因產業型態轉變,加上台商回流、科技產業鏈聚集、廠辦分離盛行和住宅貸款限縮等因素之下,建商紛紛加入商辦戰場,市場上更出現三種現象,進而發展出十至五十坪的微型商辦。
現象一
微型商辦崛起,與產業型態轉變有關。
國內產業型態從過去的百人傳統企業,至近幾年逐漸發展為小型的新興產業,公司規模越縮越小。經濟部統計,中小型企業有78%為十人以下團隊,因此不少企業以「工作室」型態崛起,像是室內設計、直播平台、美容業、個人健身房等。
而這些新興產業都有一個共通點——空間需求不大,便無須準備龐大資金購置辦公室,吸引微型創業青年或是斜槓族群目光,甚至部分大企業在其他縣市有設立據點的需求時,也會以微型商辦作為優先選擇,因此帶動市場上的需求量。
現象二
台商資金回流挹注,台中成微型商辦聚落重鎮。
微型商辦在不少縣市百花齊放,目前包含雙北、桃園、新竹、台中以及高雄皆是微型商辦的新推案戰場,其中又以台中的推案量最亮眼。進一步分析其背後原因,台中作為台商產業發展的重要據點,更成為資金停泊的首選之地,隨著《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屆滿五年,共吸引近3500億元資金挹注台中,其中七期重劃區不僅是大型商辦聚落,更是微型商辦的發展重鎮。
現象三
年輕人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微型商辦靠攏商圈、交通。
「現在年輕人普遍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同時『食、衣、住、行、育、樂』也是他們選擇工作的考慮因素之一。」與不少客戶打交道的代銷業者觀察到現今的求職趨勢,間接決定了微型商辦的所在位置,像是捷運沿線和商場附近就成了首選之地。
「非典型工作」翻轉商辦型態
過去經常聽到SOHO族,或是一人工作室,當時這族群的數量還不算多,不過隨著科技網路興起、多元商業型態的發展,加上年輕世代觀念改變,使這類族群的比重越來越高。然而SOHO族在現今世代已被稱作「非典型工作者」,意指不用進入一般傳統觀念的公司或商號,無需依賴雇主,可以只靠自己獲得報酬,進而發展成一支小團隊。
「近幾年市場環境變化之下,新創產業興起,非典型工作者包含電商、網紅、直播主等,他們自己創業的意願比較高,而這些族群在市場上歸類為中小型企業,每年新增的家數大幅增加。」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認為,中小型企業遍地開花,成為帶動微型商辦興起的主因之一。
攤開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資料,自2020年到2023年,每年「新設立商業登記家數」都超過6萬家,2023年甚至高達72,604家,其中有99%屬於中小企業,78%為十人以下團隊,且前三大熱門創業領域分別是「企業解決方案」、「AI、大數據與分析」及「線上零售與電子商務」。
小坪數、低總價微型商辦崛起
然而,這群人創業,無需太大的辦公空間外,創業初期,大多也都會面臨資金不夠充沛的情況,觀察經濟部最新公布的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便可發現,2022年資本額5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約有1,452,278家,比重達約88.9%,其中未達十萬元者比重更有40.9%,因此在人數少、資金也未到位之下,低總價、小坪數的辦公室便成了「非典型工作者」的起跑點。
同時,建商嗅到商機,跟隨趨勢之下所推出的新商辦,樓地板面積越縮越小,內政部國土署統計,今年一至六月全台辦公服務類,建物建照核發件數共計762件,與去年(2023年)同期相比年增11.4%,不過核照總樓板面積卻反而年減30.5%,種種數據皆顯示因大環境改變,青年創業成主流,而辦公室需求大增,空間型態也發生變化。
創業者也講求「門面」
近期主攻微型商辦市場的興富發建設,銷售協理賴浚龍表示,商用不動產與住宅價差約5至10%,若規劃小坪數20至40坪等微型商辦產品,對於置產客或是自用客而言,負擔相對輕鬆,且適用公司登記、商業登記等,不僅可以置產收租,若是自用相對於租賃共享辦公室,更有尊榮感,也有漂亮的門面可以接待客戶。
事實上,小坪數的辦公空間並非近年才出現,過去有「共享辦公室」提供給創業者使用,而微型商辦與共享辦公室最大的不同,在於整體規劃更具彈性,既可以滿足不同產業的裝潢需求,室內動線也能按照業主喜好或需求重新規劃,且看起來更接近一間「公司」,除凝聚團隊向心力,更能滿足創業者的「門面」。
微型商辦吹向各縣市
微型商辦是近年才興起的辦公室型態,目前除了雙北地區,桃園、新竹、台中和高雄都有微型商辦的身影,其中台中的新推案量尤其亮眼,「過去台中建商大多偏好興建住宅,因此商辦成稀缺性產品,不過隨著這幾年台灣招商引資,台商回流的資金大多挹注在台中,加上國內新創事業變多,商辦需求量大幅攀升,不少新推案聚集在七期重劃區,就連微型商辦都加入搶攻市場。」陳傑鳴分析大小商辦聚落的背後原因。
其實台中身為台商發展產業的重要據點,不僅是資金停泊的首選之地,更是熱捧商辦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屆滿五年,共吸引近3500億元資金挹注台中,進而使商辦的需求大幅增加。
除此之外,台中市也擁有強勁的創業動能,從經濟部的數據來看,2023年六都新設立商業登記家數中,台中新增數量排名全國第二,近三年登記家數成長幅度更高達81%,為六都之冠。進一步分析,台中登記公司資本額的數據顯示,登記資本額100萬元以下的公中小型司,持續維持超過2000家,因此推動微型商辦發展。
台中成微型商辦重鎮
至於發展地點又以台中七期為微型商辦聚落重鎮,除了商業核心皆位於此之外,攤開台中市民政局提供的人口結構資料,便可一目瞭然其中原因,以104人力銀行的統計數據,創業者的年齡區間約介於28至45歲,而橫跨台中南屯與西屯的七期重劃區,該年齡區間為全市的第一和第三名,種種因素皆是吸引建商進駐蓋商辦的動力。
像是興富發建設就看到新世代、網紅對小型辦公室的需求,於台中推出首個微型商辦案『市政萬象廣場』,最小坪數25坪,進場短短兩個月便迅速完銷。
除此之外,微型商辦風潮從台中吹向全台其他縣市,包括新北泰山『新潤The Rich-大道鎏域商業區』、新北林口『長虹雲創科技商務大樓』、新竹寶山『宏道新竹帝寶中央廣場』、高雄鼓山『京城IFC』等,其中『宏』案最小坪數十五坪起,市場罕見,可見「微辦」市場,發展潛能無限。
微型商辦仰賴商圈、交通興建
「很多大企業也會找微型商辦作為外縣市的據點,所以門面、交通機能,甚至到附近的環境舒適度,都是建商選址的重要關鍵。」代銷業者分享過往與客戶打交道的經驗談,目前微型商辦大多選擇靠攏既有的商圈機能、交通建設,原因在於現在年輕人更注重公司周遭是否能滿足食、衣、住、行、育、樂等條件。
甲山林集團總經理張境在分析,微型商辦挑選重點在於交通便捷性及產品規劃,除了交通位置近捷運、近高速公路為首選之外,系統上採用高科技門禁管控,還有小型會議室可供租用,而部分微型商辦的公設,更是媲美住宅大樓,有輕食吧、交誼廳、健身房,一樓店面也有銀行進駐,外部則有綠蔭庭院、空中花園等,對公司來說,不僅招募員工更加有利,且具高舒適性,更吸引創業族群喜愛。
小宅風吹進商辦市場
以台中七期為例,因為大型商辦已佔有一席之地,微型商辦受到外溢效應影響,便會往外延伸,不過仍是沿著捷運綠線發展,像是興富發搶先在即將動工的捷運藍線周邊卡位,推出微型捷運商辦,距離捷運藍線朝馬站僅需五分鐘;豐邑建設在北屯機捷特區,推出『浩瀚創立方』,以及在LaLaport商場正對面,推出『浩瀚湖濱城』,類似選址位置皆是為了滿足年輕世代選擇辦公環境的條件。
隨著國人產業型態轉變,小宅風也吹進商辦,加上政府針對房市的政策大多「打住不打商」,建商便見風轉舵推出微型商辦,不僅坪數符合市場需求,低總價也更適合創業青年入手。雖然目前仍得倚靠現成商圈興建,不過或許在未來會朝向大型商辦的模式,結合住宅,發展成複合式的「微辦住宅、百貨」等,進而帶動周邊機能發展,商圈房市自成一格。
延伸閱讀:
從伺服器到商廠辦──台灣如何成為國際AI巨頭 終極選項?
一張大表看完全台AI產業分布
「非典型工作者」翻轉一切 三大現象掀微型商辦變革
商辦都更潮來了 舊商辦華麗轉身 決定商圈未來命運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