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喊口號可解決居住問題? 直面社宅政見執行困境

作者:

本文收錄自:

文/陳曼羚

2024年總統選舉進入倒數計時階段,居住權益再度引起廣泛討論,尤其近年台灣房價居高不下,社會住宅被視為居住問題的解方之一,社宅政見遂成外界檢視重點。

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延續總統蔡英文八年20萬戶社宅政見,承諾未來八年內至少興建13萬戶社宅、17萬戶包租代管,在2032年達到25萬戶社宅、25萬戶包租代管,總計百萬戶的社宅總量。國民黨侯友宜喊出居住正義120萬戶,民眾黨柯文哲訂下社宅總量達5%的目標。

可見興建社宅是三組人馬的共識,關鍵轉向團隊提出哪些方法實現上述目標。然而觀察細部政策,三人提出的方法不外乎獎勵民間投入、都市更新、區段徵收與重劃、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等,但這些方案執行上各有難題待解決。

要求民間投入 需提出具體配套

陳明吉認為市有地的開發權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上,建議修改相關法令以保障社宅發展。

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授陳明吉認為,廣建社宅是抑制高房價,同時達到扶助弱勢的正確方向,總統候選人口號喊得震天價響,卻都避而不談實際執行的細節。

「比方侯友宜,他提出眾多主張,我相信目前政府都曾評估過,有些在我看來是明顯不可行」,陳明吉直言,獎勵民間投入社宅的想法無疑過度理想而難以實現,畢竟企業追求獲利,而非公益慈善團體,「社宅對企業而言可能會造成虧損,因為租金一定不高,你要企業去作賠錢的事,如何達到永續經營?」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表示,侯友宜洋洋灑灑提出多項增加社宅供給的方式,欲藉由促使民間參與,解決政府行政量能不足、住宅用地取得不易的難題,「政見核心是由民間驅動,但無法驅動怎麼辦?難道社會住宅不用玩了?」章定煊認為,若無法有效推動實質興建,單純喊口號式地提出社宅戶數,都顯得毫無意義。

章定煊進一步指出,侯友宜想將商業模式納入居住正義的社會公平論述中,根本上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具體的商業運作模式為何、是否能確保民間企業願意配合以及政府是否能確實主導,侯友宜必須有更清楚明確的論述,否則可能讓政策陷入空轉,甚至演變成分贓行為。

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教授楊宗憲對侯、賴兩人提出具體目標表示肯定,相對地,「柯文哲只提出模糊的大方向」,然而侯、賴兩人雖提出數字,依然未說明實現這些政策的具體措施,此外,「以過去蔡政府八年20萬戶中,六成約12萬戶社宅自建為參照,侯、賴兩人的百萬以上數字,仍是包含包租代管及補貼」,不免讓人產生有數字灌水、刻意操作的疑慮。

地上權宅 恐淪建商淘汰賽

新加坡逾八成公民居住在政府公宅中,其「組屋政策」成為亞洲各國典範之一,侯友宜參考新加坡模式,提出推動地上權住宅。章定煊指出,地上權住宅與社宅的概念相似,都是在高房價、都市土地有限的背景下,協助民眾住者有其屋,然而,這會面臨兩個問題。

首先,「大規模實施地上權住宅,會對建商產生排擠效應」,章定煊解釋,目前社宅數量有限,建商即使不參與社宅興建,仍有足夠的市場生存空間,如果落實上述做法,屆時僅大型建商或有實力的業者能夠參與,對於專做小型案量的建商而言,生存空間將受影響,「國內搞地上權的建商就那幾家,侯提出此政策很可能會產生嚴酷的生存淘汰賽,」章定煊語重心長地說道。

其次,「提供地上權標售的具體機制、取得地上權住宅的身分條件及方式是什麼?」章定煊認為需要進一步澄清。

楊宗憲同樣認為,侯友宜應清楚說明地上權的土地取得方式,若要確保財務平衡,唯一方式是透過官民合建,楊宗憲提醒,此模式類似過去的合宜住宅,章定煊更直言「侯友宜提出來的都是合宜住宅的變種」,兩人都提醒,需避免淪為合宜住宅建商圖利的前車之鑑。

合理售價 五折以下

陳明吉表示,地上權住宅的概念立意良好,政府可透過提供低價的地上權宅抑制高房價,不過問題是新加坡土地有九成以上為國有土地,台灣土地資源難以比擬,更重要的一點是台灣地上權住宅售價過高,陳明吉說明,地上權宅對購買者而言成本太高,包括繳交地租、管理費、貸款難申請或高利率貸款等。

彭建文認為,因政治體制、土地國有比例等不同,新加坡組屋模式難在台灣推動。

針對侯友宜提出地上權宅為一般住宅市價七成,陳明吉直言「一般來說,房價與地價的比例是3:7,民眾以七折買到地上權宅,看似較優惠,事實上只取得價值三成的建物而已,」他認為,「地上權宅的合理價絕對要在五折以下」,夠低價才能對整體房價產生影響。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彭建文也認為,新加坡組屋模式在台灣恐怕行不通,一是新加坡大部分的土地屬於國有,設定地上權難度低,二是國情不同,新加坡是集權國家,台灣則否,需考慮土地取得及日後權利回收等問題,不應因某制度在他國行得通就全盤套用,必須因地制宜。

土地取得遇瓶頸 地方政府成關鍵

增加社宅多元興辦模式的概念誠屬益事,然而實際推動並非輕鬆之舉,需要考量土地取得、興建量能與財務負擔等多重條件。此外,地方政府在財政預算有限的考量下,如何增加社宅供給量能,將是極大挑戰。

針對柯文哲提及清查都會生活圈公有地,章定煊表示,「政府早就在做了,中央一直擠破腦袋在找地,現在是無法控制地方政府標售市有地,且地方政府不釋出公有地,中央也沒轍。」

陳明吉認同,地方掌握市有地的開發權,為社宅發展的瓶頸,必須著手修改相關法令,要求地方保留土地用於社宅興建。至於是否會造成地方財政困難?陳明吉認為不至於,地方其實尚有閒置資產,例如退場學校,都需重新評估並活化;雖然此舉對地方自治造成一定程度的干預,但在社宅發展的大局下,是無可避免且可被理解的必要手段。

三重青年社會住宅

施政績效遭質疑 未來建設恐難產

關於柯文哲提及透過TOD(交通導向的不動產開發政策)增額容積與租稅優惠等辦法,交換開發商承諾一定比例做為「長期租賃社宅」,陳明吉不表樂觀,他認為,以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的表現來看,這項政見執行度不高,「柯文哲任內的TOD政策是失敗的,TOD 1.0時無廠商參與,TOD 2.0僅吸引零星企業,柯的TOD政策僅停留在口號層面」。

對此他直言,柯文哲將增額容積的面積過度擴大,以至於幾乎涵蓋全台北市,「那有無TOD,其實也沒差別,」當TOD制度難以吸引開發商參與,又要求開發商將部分建物作為長期租賃住宅,無疑難上加難。

土地肥肉難分食 宜修法強制保留

侯友宜指出都更、區徵、重劃等開發應劃設一定比例用地予社宅興建,學者認為關鍵點同樣在地方政府的態度。

章定煊認為,侯友宜必須說清楚,究竟要保留多少比例的土地及具體辦法,因為很現實的是,如果地方政府抵制,寧願讓市有地閒置荒廢,中央政府將無計可施。對此他建議「劃設、保留土地興建社宅必須透過修改《住宅法》相關法規,強制地方配合,因為現在國有地就是分不出來,能用的都差不多了。」

章定煊以國外經驗為例,法國立法規定地方新開發區域必須保留20%土地做為社宅使用。不過同時間,他也對修法可能性持悲觀看法,「若要中央修法,無疑是從地方政府虎口奪子,區段徵收的土地變更是地方政府財政最大肥肉,看看桃園航空城及台中市政府,當地方政府收不到地價稅及房屋稅,現在連這塊肉都拿掉,地方政府會同意嗎?」除此之外,欲通過修法必須贊成方在立法院占多數席次,但區域立委迫於地方壓力,一定會採反對立場,修法變得更加困難。

民生社區

「少說少錯」 無法滿足社會期待

社宅數量被中央視為解決居住問題的「數字績效」,然而,增加總數量雖是有感政績,卻忽略社宅「讓弱勢住得起」的核心價值,監察院在2019年調查報告中已指出,「社宅是社會安全網的最後防線,申請資格過度擴張,反削弱對真正弱勢者的協助。」時隔五年,當前居住政策協助對象更往青年族群傾斜,在社宅數量尚未大幅增加之際,行政院又修正《住宅法》,放寬社宅居住資格,美其名可增加扶助人數,實則忽略老人、殘疾者等真正弱勢者的居住需求,入住的比例及年限均未曾檢討改善。

賴清德的社宅政見延續前朝政策思維,看似平實穩健,卻未能劍指盲點,就民間團體多次呼籲的收入分級租金制、輪候制、增闢社宅專屬財源制度化、社宅導入社福對接業務等均未做出明確表態,「少說少錯」打安全牌不能解決問題,賴清德應正視社會的期待。

穩定興建勝過總量 提高所得解居住壓力

章定煊強調,宣稱總數量無濟於事,「有穩定的興建量勝過喊總量,說清楚每年確保興建多少戶,並提出實際機制和保證,才是負責任的行為」,呼籲透過立法確保政見實行,「不要只說繼續努力、跨部會協調等空話,倘若不說清楚具體作法、不願承諾立法,所有政見都只是虛無飄渺的空談。」

陳明吉則提出社宅政策的深刻思考,他認為三位參選人都在爭取年輕選民的支持,「事實上買不起房的中年人也很多,你要解決這些人的需要,甚至老年人、殘疾人士居住社宅的比例及年限也應該檢討,才是真正考慮社會各階層的需求。」

此外,陳明吉提醒,未來社宅管理及營運成本的上升問題,是個急需關注的議題,「這問題很嚴重,但沒人關心,大家都只講會拼命蓋,但20至30年後的管理維護將更複雜,」呼籲政府應投入大筆預算應對社宅的營運及管理。

至於預算從何而來?陳明吉認為這不需擔心,一旦社宅政策執行成功,租金補貼及購屋補貼的預算應同步降低,預算可轉為投入社宅營運。他強調,居住壓力的核心關鍵是受薪階級所得過低,「貧富不均造成高房價,而非高房價導致貧富不均」,不論是租金或購屋補貼都只是短期做法,除了廣建社會住宅外,提高受薪階級所得,才是解決高房價的根本之道。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專欄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