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只地震多,老屋也多,然而當老舊建築遇上地牛衝撞,經得起震嗎?
民眾對於自家建築物結構耐震了解多少?一旦發現住家結構慘遭破壞,
恐變「軟腳蝦建築」時,該如何補強防震居住安全呢?
文/朱福山 攝影/羅劍明
近來天氣爆熱、氣溫飆到攝氏三十八度,李先生(化名)外出採買返家沖涼,哼著歌,擼著背,好不自在,不一會卻天地搖晃,身處高樓的他雖驚覺地牛造訪,卻礙於全身光溜溜不知該不該逃;李先生的擔憂其來有自,因為大樓地下室柱子裂縫、混擬土剝落的景象都讓他心悸。
類似場景同樣發生在許多人身上,因為自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以來,台灣大小地震不斷,光是規模逾五級的就有22個,其中不乏建物一次性倒塌造成嚴重傷亡的狀況;根據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統計,今年前八個月全台地震超過300個,其中61個為有感地震,種種數據令人如鯁在喉。
對此,中華結構安全耐震補強協會理事長陳敬棋建議,民眾若有類似擔憂,不妨先進行自宅簡易初評,免得老是心神不安,影響正常生活,「如果初評發現住家結構安全有疑慮,可以找專業技師前來鑑定。三十年以上的老舊建築物,最好辦理正式的結構安全性能評估。」
自宅簡易初評從外觀下手
在自評方式上,陳敬棋指出,首先可從建築物外觀下手,判斷是否有傾斜、沉陷等異常,接著可觀察一樓公共空間,是否出現45度斜裂縫、鋼筋外露或水泥剝落等情形;觀察家中門窗是否有變形、瓦斯管線有無外漏,也是初步評估的方法之一。
針對地震所造成的災害,房地產專家胡偉良則認為,主要與早期的法規疏漏有關,「由於九二一大地震之前的設計、施工規範不夠完善,且施工品質普遍不佳,若再加上建築形態不規則的配置,如L型、型、T型等,若未經補強,地震時轉角處易受破壞,而軟弱層則容易倒塌。」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地震震度、時長對建物結構的影響存在複雜關係,即便老屋歷經幾次重大地震沒有倒塌,也不代表安全無慮,因此內政部營建署國民住宅組組長歐正興呼籲:「為防患於未然,只要是達到一定年限的老舊房屋,民眾有必要進行耐震補強,藉此提升建築物的耐震能力。」
低樓層牆壁少 易成軟腳蝦
地震發生無從預測,建築風險卻有跡可循。觀察近年震災狀況,建物的一、二樓最易受損,主因與一樓停車或店面使用需求,結構牆壁太少或過度挑高所致。例如2016年美濃地震維冠大樓倒塌,就是因為軟弱層破壞後導致整體結構系統不穩定;2018年花蓮地震雲門翠堤大樓等建物倒塌,同樣是因為軟弱層集中式破壞。
何謂軟弱層?當某一樓層比其他樓層明顯軟弱(如牆量較少)時,地震摧毀的能量將集中在這一層樓,造成該樓層率先坍塌,其它樓層再跟著倒塌的狀況,這種建築物就稱為軟弱層建築,也就是俗稱的「軟腳蝦建築」,如提早得知,最好進行耐震評估與弱層補強。
當軟腳蝦建築經過土木技師、結構技師或建築師等專家評估,如結構安全出現異常時,包含乙級(尚有疑慮)、未達乙級(臨危者),皆可透過結構補強設計來提升該建築物的耐震能力;另外的解方,就是認真考慮危老重建、都更重建,不過考量難易度、時程,民眾有安全疑慮時,還是以結構補強方式可以較快獲得保障。
不少人聽見建物耐震補強,會直覺是重大工程,擔心生活受到影響,對此,歐正興解釋,弱層補強有三大優點,分別是施工快速、經費低、安全性高,以不影響住戶為原則,「在補強規劃上,為了期間不影響住戶生活,相關補強位置都會規劃在公共空間,住戶不需搬離,完工後也不會造成居住使用的改變,工期一般在6至12個月。」
推廣漏洞 住戶應有知權
即便補強與民眾居住安全息息相關,但在實務上仍面對不少難題,台中市結構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許庭偉表示,除了與住戶溝通,凝聚眾人結構安全補強的共識外,住戶與住戶之間也存在不少矛盾,「像是不在補強樓層的住戶,常常就不太願意出資一起分擔。」
像社團法人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同時也是弱層補強推動主力之一的李志村,就常吃閉門羹,「當我們觀察到大樓屬於高風險的軟腳蝦建築,前去跟大樓管委會主委表態後,常常遇到他們因為任期關係,寧願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處理方式,也不想多攬事在身,於是發出去的傳單通常直接被收到抽屜裡。」感嘆住戶應該有知的權利,自行決定辦理補強或搬走才對。
此外,也有民眾擔心一旦申請結構補強後,房價會往下跌,對此,許庭偉有不同看法,直言老建築物的耐震安全係數多已不符當前法規,一旦經過結構補強,才有可能滿足現行耐震係數規範,「住起來安心,房價才會更穩妥,反而是隔壁的舊建物,房屋沒補強才有可能掉價。」
人需要健檢 房子也是
台灣地區地震頻繁,且每次地震的震度、時長都不同,建築物挺得過這次不代表下一次就一定安全,實務上也發生歷經九二一地震沒事的建物後來因別的地震而倒塌。
對此,歐正興以人一年要做一次健康檢查為例,「房子也需要健檢,必須找專業人士評估確認住家是否安全,有安全疑慮的話要儘速處理,補強或拆除重建都是必要的。」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