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台北市政府租屋平台自去年九月推出至今,媒合成功的件數竟然只有個位數,成效很差;市府在今年又再推「代租代管」政策,但是原本的租屋平台問題都還沒解決,如今再展開新的政策,恐怕仍然是白忙一場。從租屋平台成效不彰可以看出,政府的租屋政策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內政部營建署去年灑下近億元預算,開辦「租屋服務平台計畫」,補助台北市等六縣市委託民間業者媒合愛心房東,將房子租給中低收入的民眾,迄今幾無成效可言,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租屋市場變地下化
這項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房東登錄意願薄弱。台灣的租屋市場長期以來都是地下化,一旦曝光,就要面臨繳稅的問題,要找愛心房東的確有難度,因房東多採私下出租,怕承擔課稅風險,不願配合,導致效果有限,這是租屋政策卡關的癥結點。
台北市空閒住宅率大約為百分之十三,數量約有十二萬三千戶,許多屋主寧可讓房子空著,也不願意出租,就是怕財政部清查目前租屋逃漏稅的問題,很多房東不希望出租行為浮上檯面,以免多繳數萬元的稅金。過去就曾發生房客申請租金補貼使房東收入曝光,導致房東要求房客分攤稅金的糾紛案例。
房東擔心課稅問題
房東無意把招租物件登錄在官方租屋平台,害怕手上出租的房屋資訊遭政府掌握,以後就會被課稅;另一項憂慮則在於,多數房東不願租給中低收入戶,即使官方提供不少補助,甚至若租屋者欠繳租金,官方還會代墊一個月租金,但對房東們而言,他們寧可賺取穩定而長期的租金,而不願意租給中低收入戶,增添管理風險與影響住宅品質,多數房東都不想增加這些麻煩事。
政府在去年九月推出租屋平台政策,成效非常差,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台北市政府今年卻再推「空屋代租代管」政策,不僅房東免出面、不需要仲介代管費,一旦有糾紛,代理人也會解決租屋糾紛。不過這個代租代管政策,還是提不出房東願意出租的足夠誘因,雖然房租上限為一萬八千元,但是很多弱勢家庭根本租不起一萬八千元的房子,若政府只是房租補貼五、六千元,誘因還是很小。其實,不只因繳稅問題而難以找到愛心房東,民眾要申請承租也不容易。
申請不易難以受惠
租屋平台申請限制多,包含家庭所得不超過一百五十二萬元、未有自有住宅者、且要設籍在北市。許多弱勢族群設籍中南部,因北市工作機會多,辛苦從外地到台北工作,想申請愛心租屋,卻發現得要在北市設籍才能申請,讓他們難以受惠。政府提供愛心租屋平台原是美意,卻因申請不易,反而白白浪費了資源。
租屋服務平台成效不佳,淪為蚊子平台。有租屋需要的人,到較高知名度租屋網可更快速媒合,政府花大錢搞租屋平台,如果只是做做樣子,乾脆把錢直接發給需要租屋民眾會更實際。
租屋政策有待加強
近來政府開始積極打房,財政部長張盛和說,年輕人與其將畢生心血花在買房上,做個「房奴」,不如仿效歐洲人租屋不買房。但問題是,我國的政策並不保障租屋族,在台灣並沒有如同歐洲般的一個很友善的租屋環境。
政府的住宅資源有百分之九十七用在協助購屋,卻僅有百分之三用於協助租屋上,租屋相關政策亦缺乏全面性,中央地方各自為政,細部亦規劃不良,對民眾幫助有限。坦白說,我國的租屋政策讓人感覺只有租金補助而已。
租屋市場充斥歧視
歐洲之所以租屋盛行,全因政府強力介入租屋市場,管控租金價格,且提供大量的公營住宅讓年輕人住得起,反觀台灣,政府提供的公營住宅的量根本不足,諸多地方仍待加強。
我國「住宅法」規定,任何人都應享有公平的居住權利,不得有歧視待遇。但台灣的租屋市場卻充斥著性別、年齡歧視,政府卻未正視這個問題。獨居老人向來是租屋市場最難租屋的族群,但崔媽媽基金會今年首度發現,竟有房東將年齡門檻下修到四十五歲,讓許多中壯年人開始面臨無房可租的困境。
房子買不起就算了,連租也租不到。政府為何不能大量興建公營社會住宅出租給中低收入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