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內政部推動全台老屋健檢以來,申請健檢件數少得可憐。多數民眾對房屋健檢內容一知半解,到底是要檢查什麼、有什麼意義?九個步驟教學,讓您快速暸解……
或許您曾認為,「老屋健檢不就是那個樣子」,自己對健檢內容相當了解,但可能大錯特錯。老屋健檢內容不只項目眾多,而且還分初評、詳評,與後續整建補強、拆除評估,每一個步驟和評估方式,可能超出您認知之外。
以下,我們分為九個步驟,並搭配圖解方式,讓您對老屋健檢內容有更深入的認識。
STEP1、老屋健檢項目
老屋健檢初步評估,分為「結構」、「防火」、「避難」、「設備」、「外牆」等五大項。全台縣市辦理補助的項目,大多只有結構安全一項,少數有加入外牆安全,其它項目則未補助。
STEP2、結構安全初評
結構安全初評就是耐震初評,初評表為十八項,每項各有不同配分。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洪啟德表示,國內初評表分二種,項目都是十八項,但分數級距稍有不同,像台北市初評舊版總分(R值)分為A級,R值≦20(優)、B級20〈R值≦30(佳)、C級,30〈R值≦60(尚可)、D級,60〈 R值≦80(差)、E級,R值〉80(極劣)。
洪啟德說,內政部補助各縣市實施老屋健檢計晝後,希望統一採用「PSERCV」(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系統)評估法,台北市已捨棄舊版,改用新版本。
新版是「PSERCV」評估系統只分三個級距,清楚易懂。危險度總分為「D」值,D≦30代表建築物結構良好、耐震沒有問題;30≦D≦50代表耐震能力有疑慮;D〉60代表建築結構不安全、耐震能力確有疑慮。
老屋健檢其實有五大項目。 |
STEP3、初評如何進行?
多數縣市補助的老屋健檢,都是指耐震初評。耐震初評多為「目測」,而非取樣作檢測,除非建築物量體過大,否則技師評估作業時間並不會太長。
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耐震初評十八項評估內容,大部份是專業技師現場目視勘查、簡單測量與計算,最後勾選計分所得出來。雖然只是目測評分,但還是需要專業人員來評估較準確,因為每個項目要勘察建築物位置多不同,一般民眾很難依樣畫葫蘆。
STEP4、解讀初評分數
雖然從初評總分落點就能知道房子結構安不安全、耐不耐震,但「魔鬼藏在細節裡」;總分只是評估的其中一個標準,卻非全部。
洪啟德解釋,初評表十八個評估項目中,單項所占分數越高,意味重要性越高。尤其又以第八到第十一項、以及第十六項較重要。如果上述幾項單項分數過高,那就說明建築結構可能不夠安全。
戴雲發強調,若重要項目明顯有瑕疵,例如樑柱接頭嚴重開裂、或是樑柱過短的話,即使初評總分低於三十分安全值以內,可是建築結構仍不安全,這類建築物就必須進行詳細評估,才能判定與釐清問題嚴重性。
總結來說,初評總分大於六十、或是重要項目單項分數過高,都有必要進行耐震詳細評估。若初評總分介於三十分到六十分之間,可能沒有安全急迫性,但二位專家都建議,為了居住安全,應該要作詳評才是上上之策。
STEP5、建築物檢測單位
搞懂初評之後,接下來就進到詳評。不過在講解詳評之前,必須要先暸解房屋的檢測單位。以下是一道選擇題,您不妨先作答,測試自己認知是否正確。
問:建築物健檢該以什麼為單位?(A)一戶即可 (B)必須一整棟 (C)一戶、一棟都可以?
戴雲發強調,房屋檢測必須以「棟」為單位,一次檢測整棟才有用。如果只是檢測一棟裡的幾戶房子,並無法全面得知建築結構狀況。
如果是集合式大樓的「棟」,通常沒有爭議。一般民眾較易誤解的情況有三種:第一,連棟式大樓,如果是由三棟建築組成的「ㄇ」字型大樓,因為是連棟的,所以全部都算一棟,必須一起驗。
第二,公寓的棟怎麼算?民眾多誤以為,一棟是四到五層樓,只要同一棟五樓住戶同意就可以作健檢。但戴雲發表示,如果是同一批、同一時間蓋的連棟式公寓,因建築結構是一體的,「整批算一棟」(如圖片中黃色線標示範圍)。
第三,鄉下地方有不少透天厝彼此相鄰,表面上看來像連棟式透天,但其實興建時間不一樣。戴雲發直言,不同時期蓋的透天厝若共用壁面,鋼筋綁箍大多不確實,這類透天基本上都不太安全,很難低於三十分以下。
公寓作耐震評估,應以一棟為單位。(黃色線框處) |
STEP6、探索耐震詳評
初評總分大於六十、或是重要項目單項分數過高,就有必要進行耐震詳細評估。耐震詳估報告書會分門別類集結成冊,不像初評只有一張表格。
洪啟德指出,技師作詳評前會先到現場勘查,先測量建築結構、尺寸、樑柱大小等。假如建築物原始竣工圖與實際屋況有出入,則以實際屋況為主。
詳評的工作比較複雜,但最重要的是「鑽心取樣試驗」,檢查混凝土抗壓強度、中性化試驗、氯離子含量、磚牆強度、掃瞄鋼筋強度。各項詳細數據會羅列在報告書當中。
一般民眾不必擔心看不懂數據,因為每項數據後都會以文字解釋數據的意義。其次,報告書也會提出「整建補強建設」,包括「耐震補強」、「耐久性補強」;每項補強方案會有預估金額、以及補強後的耐震強度預估值。
台灣建築履歷協會戴雲發理事長認為,老屋健檢是好政策,但強制實施的環境仍不成熟。 |
STEP7、詳評費用貴?
無論初評或詳評,都沒有固定不變的評估費用,費用隨著建築物量體大小而改變。大致上來說,一棟建築物初評費從數千到幾萬塊不等,其實並不貴。
與初評相比,詳評費用較高。因目前有作耐震詳評的民間私有建築極少,因此大多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招標的費用基準作參考依據(如下表)。
洪啟德坦言,詳評費用高、政府未補助是私有建築物不願作耐震詳評的因素之一,目前作過耐震詳評的私有建物幾乎是零。他認為,耐震詳評費用看似很高,但若換算成每戶屋主負擔費用,每戶負擔從數萬到數十萬不等,連台北市一坪房價都不到,其實不算貴。
戴雲發也同意耐震詳評攸關身家性命,大家花上千萬買房子,卻省幾十萬的耐震詳評,不知房子到底安不安全,豈不是相當矛盾與諷刺嗎?
STEP8、補強或重建?
耐震詳評報告書內的一個重點,就是會寫出哪裡該補強、與補強的預估費用,讓屋主評估到底該補強,或是整棟拆除重建。
洪啟德透露,建築物補強與拆除重建如何抉擇,價錢是極大關鍵。在實務上,若補強費用低於建築物原始造價成本的五成,則建議整建補強;若是補強費用高於原始造價成本五成以上,那就拆除重建較划算、也更安全。
所謂原始造價,是指建築物當初興建時的營造成本,而非以現在的營造成本套用在舊建築上。
STEP9、耐震評估有效期限
耐震評估跟食物一樣,都會有「有效期限」,而不是作一次評估就一勞永逸。洪啟德建議,若是耐震評估結果在安全值內的房子,評估有效期限約為五年;若是在安全值以外的房子,就不必談有效期限了,隨時可能因為災害而發生危機。
雖然耐震評估有效期限約五年,但洪啟德呼籲,若發生芮氏規模五以上的地震,此時有效期限就會消失,因為房屋結構可能因地震發生損害,就該重新作評估。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洪啟德理事長提醒,耐震評估並非做一次就永遠有效。 |
別只想錢 想想安全
大多數屋主不願作耐震評估的主因,就是怕驗出來結果不好、房價下跌,或是得花錢去修繕。但在錢以外,您是否想過全家人棲身的房子可能因一個地震就倒塌?屆時再多的錢都救不回親愛的家人。
所以,為了安全,花點小錢作耐震評估,才是真正守護家人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