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震災後的省思 居住安全 購屋第一要項

【文/住展雜誌】二○六美濃強震,不但震垮台南維冠金龍大樓,也震出台灣長年存在的某些問題;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絕對是震災過後,吾人必須認真審思的重大課題…

今年小年夜凌晨的美濃強震,不但使得台南維冠金龍大樓整棟倒塌,造成不幸傷亡,更震出台灣住居市場長久以來的一個怪現象,那就是購房買屋,我們總是強調保值增值云云,卻沒把安全因素擺在第一位!

房子固然是身家財產之象徵,但其本質仍為使用財,是民生必需品,是人們遮風避雨、安身立命之所;據此,如果最基本的安全層次都潛藏問題,那麼一夕之間,一切可能化為烏有。這樣的風險,鮮少有人能夠承擔。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特別是台灣位處太平洋地震火環帶,大陸及海洋板塊交會處,註定要和地震共存,住在哪裡都一樣;因此房子本身是否穩固安全,能夠撐過地震發生時所產生的巨大衝擊,就變得格外重要。

不只是豪宅 更要買好宅

建築物本身的安全程度或耐震強度,理論上須透過科學專業精算才能確知;不過仍有幾個簡單易做的步驟,可讓購屋者做初步的判定。

首先,可從遠方檢視整棟建築物。最好的狀態是四平八穩,因為整棟建築物在外力來犯時,受力才會均勻,不致產生結構上的相對弱點,進而使整棟建物發生安全疑慮。按此原則,建物平面獨棟者優於L型,又優於不規則型;口字、回字型則又優於凹字型。總的來說,關鍵字則是『對稱』。

接著近距離觀察,先看建築物轉角處是否有四十五度裂縫,如有則代表上回地震後該建物主結構可能受損;再走進建築物內檢查樓梯間是否有龜裂痕跡。一般地震後發生龜裂,室內會重新粉刷裝潢掩飾,但樓梯間則通常不會特別處理,所以當建物結構無法撐過地震衝擊時,在這裡最容易露餡。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除了以上幾點簡單判讀原則外,購屋者還應避免選購可能藏有或產生結構弱點的建築;包含騎樓、陽台外推,頂樓加蓋等,都增加建築物負載,加做夾層更易造成建築結構弱點。同樣道理,同棟樓內有數種不同室內高度的規劃,也得小心注意。

鋼骨主結構 並非更耐震

有關建築耐震程度,國內已有耐震標章制度,如果建物有此標章,理論上有官方認可、一定程度的耐震及安全程度;但這並不代表沒有耐震標章建物,就比較不耐震,而且建物使用愈久結構組成(如鋼筋混凝土)會耗損,耐震度理論上會隨使用時間遞減。而建物的主要結構,是鋼筋混凝土RC或鋼骨SC,則會決定建築物抗震模式的關鍵。

坊間過去以來一直有若干迷思,認為SC較耐震,不過實際上並非如此簡單。主結構選材和耐震度高低並無絕對關聯;兩者差異主要在於,建築對抗外力時應力模式並不相同。

SC屬軟結構,以搖晃方式釋放抵銷能量(將地震能量轉為動能),RC則為硬結構(剪力牆),採對抗方式抵擋能量(產生反作用力,硬碰硬);一般超高樓層或辦公樓多用SC,住宅則因為重舒適度,因此地震、強風發生時會搖晃的SC結構較少採用,而多用RC結構。兩者另一大差異則是體積,也就是,產生相同抗震力或效果,RC結構的體積往往必須更大(更佔空間)。
|
至於SRC結構,效能眾說紛紜;有些說是集上述兩結構之優點,但也有相反論述者,目前較能被各方接受的說法則是,看運用時機(建物用途)而定。

事實上,現行法規都有要求,九二一地震後更修法趨嚴,基本耐震度需達五級。所以只要施工品質穩定無虞,都有一定耐震度;是故,選擇有口碑實績的建商,多做功課、多蒐集資料才是上策。畢竟房屋總價動輒千萬,絕不該輕忽。如果真有疑慮,可委請相關專業人員如結構技師,實地檢驗建築安全耐震程度。

建物面臨強風或地震等外力衝擊時,應力模式會因為主結構之不同而有差異。(示意圖,鋼骨結構)

加裝制震 降低地震衝擊

然而說來說去,地震外力發生時,還是會造成某些不可逆的建物損害;因此加裝若干消能器材、吸收地震來襲產生的能量,確保建物主結構完整,增加內部人員成功逃生的機率,就成為近年建築規劃的新潮流。而這種消能器材或規劃,根據運作原理之不同,大致又可分為減震(制震)及免震(隔震)兩大類。

減震或制震建材是裝設在建物內,早期形式是斜撐,不過體積偏大,室內空間會被壓縮,經過強震後又會變質、變形,甚至斷裂,必須立刻更換;近年則已快速進化,一種是形狀如金屬薄片,直接鑲嵌在建築結構中的制震壁,一種則是液壓阻尼器,兩者體積都不大,幾乎不影響室內格局空間。

無論制震壁或阻尼器,原理大約都類似汽車避震器,所以無法完全免除地震產生的搖晃,主要是降低搖晃風險。而當中使用之阻尼材質,則決定其效能高低;差別在於,制震壁用的通常是固體材質如橡膠,阻尼器使用的則多為液體(矽油或礦物油)。

目前市面上制震器品牌琳瑯滿目,但多數是美日舶來品,專精於油壓避震設備的安東集團,與日本住友合作開發的GRAST雙線性液壓阻尼器,則是極少數本地研發的產品,且取得相關專利。

無論本地或外國進口,制震器的基本作動原理都類似,就是將動能轉化為熱能或其他能量釋放,且有不易變質的特性。但即便如此,後續維護還是重要課題;雖然各家幾乎都強調產品穩定、數十年不變質,但畢竟經過強震洗禮或一定年限後,還是需要檢測、保養甚至更換,才能維持其既定效能。

加裝支數多寡也有差別。有些建案只在低樓層裝少量意思意思,這樣完全沒有意義。一般說法是,至少一半樓層需加裝才有效;但各棟建築本身力學原理及規劃都不同,裝多少支及裝在哪個位置才有效果,仍得經過科學精算才能確知。

力信建設董事長吳松源認為,面臨地震威脅,隔震規劃更能確保建築不受損害(右小圖:「力信擎天」配備之OILES隔震墊)。

隔震規劃 成本高有條件

免震或隔震則又更高檔次。制震壁或阻尼器理論上也是在規劃初期就已做考量,才能發揮最大效用,但還是可在建物工程中後段再裝設。然而隔震系統通常是裝在地下室,必須預留若干空間,所以必須在規劃施工最初期就開始考量。

原理則是把吸震材質直接裝在建築物與地基之間,等於把建築和地面隔開,中間以吸震材質相連,所以地震發生時,主建物不直接承受地震震波(主要作用為延長震動周期,仍非真正完全免除)。不過也因為如此,隔震成本偏高,以往都是博物館等級建築才採用。不過根據引進日本OILES LRB-S隔震墊,將配備在宜蘭運動公園旁最新大樓案的力信建設吳松源董事長透露,日本阪神大地震後,使用免震規劃的住商大樓已有明顯增加趨勢。

從維持建築物及內部人員、物品完好,不受損害的角度,當然是免震或隔震較佳,但條件是基地地質得夠穩固;畢竟隔震原理是拉長震動周期,所以不穩固的地質用了隔震,反而還會加大搖晃。另外,基於相同原理,基地面積太小、主樑柱數量不足,也不適合用隔震。

總之基於以上種種因素,加上後續保養維護問題不少,消費者對價格又仍斤斤計較,所以這幾年,制震或免震規劃仍只在高單價產品較可見,且多半是配備制震,而非隔震。但消費者還是要認清,無論隔震、制震,都只是輔助,建物主結構及施工品質,才是決定建築安全與否的主要關鍵。

雙線性液流阻尼器,可有效吸收風力及地震力的能量,在微小位移下就能發揮作用。(安東貿易提供)

建築法修法 執行面是關鍵

除了買房應更重結構安全及品質外,因這次地震及樓塌意外而起的另一項熱門話題,則是政府準備修定建築法,納入在日本行之有年的『中間檢察制度』,以確保建物興建之結構安全。

理論上多一道關卡檢查,建築的施工過程及品質,的確多了一層保障,大多數意見也都認同。然而不具名的業內人士也表示,其實自九二一地震後,已經修改相關法規,要求結構及土木技師必須負責監造,只不過基於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因素,很多時候未能真正落實。

因此與其多一道檢查手續或流程,不如想辦法讓結構及土木技師真正回歸其專業及獨立作業。他們更擔心,如果未來多一個、兩個人蓋章,還會增加行政流程,加上行政官僚本身很可能也缺乏相關專業及經驗。到最後結果可能演變成制度流於形勢,業者時間成本還會增加。

當然,未來由哪個第三方負責進行檢查,會是很大關鍵;近年推動建築安全履歷不遺餘力的戴雲發結構技師預估,應該還是由各地相關公會來負責。至於業者這邊,主要是擔憂新增的檢查者缺乏實務經驗,甚至變成要求『按圖施工』,這就形同刁難。

戴雲發分析,在營造實務上,其實是允許若干誤差的;比如混凝土灌漿,厚度可能差半公分、一公分,或者樑柱位置分布稍有小小誤差,但如果不影響結構安全者,其實仍可過關。但缺乏實務經驗者,就可能會認為這不合格、必須重做。

再舉鋼筋綁紮為例,一般會認為要每個結點都綁綱線才正確;但有實務經驗者知道,其實這個綁線的動作,只是確保灌漿過程中鋼筋不會走位而已。換言之,鋼線之多寡不影響主結構安全,但缺乏實務經驗者就可能會認為少綁不安全,這樣當然也會直接影響業者的施工進度。
總而言之,建築法修法加入中間檢察制度,立意是好的;但顯然重點還是人為面,也就是執行的人是否專業與實務經驗兼備,而這個問題似乎仍是目前營造實務上的一大癥結。

對於建築法修定納入中間檢察制度,業者主要擔憂的是,新增檢查人員缺乏足夠實務經驗。

買房首重安全 品質優先

經過這次小年夜美濃強震,政府終於不再以『可能影響房價』為由,避不公佈攸關民眾居住安全的地質相關資訊,於三月中先公佈第一波土壤液化潛勢區(台北盆地土壤液化潛勢圖,見第49頁),接著年底及一○七年還要陸續兩波資訊。這短期內固然會影響民眾的財產價值,但說實話,房產增值與生命安全到底孰輕孰重?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正確答案。

平心而論,以往民眾購屋的確太過關注價格,關注增值潛力、生活機能云云,卻很常忽略,房子畢竟還是以居住為最主要功能,因此在選購時。第一要項不是地段,也不是機能,而是每次我們經過工地時都會看到的標語『安全第一』


過這次天災巨變的教訓,我們還來得及扭轉過去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要求品質,才是購屋最高指導原則!不是買豪宅,而是買好宅!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