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經過傳媒與相關團體多年批評,官方終於在九合一選舉前夕,明白宣示將改革不動產稅制。然而,五月拍板的囤房稅,及七、八兩月「座談會」後的初步結論,和產學各界的期望,仍有一段不小落差…
稅制是一國財政是否健康、建設推動順利與否,及社會結構能否穩定進展的重要環節。而台灣在這方面顯然有很大問題,不動產稅制當然亦是其一。
過去,本刊曾多次規劃相關專題探討之。這幾年房價高漲,一般受薪階級早已負擔不起,卻看到實價登錄揭露一筆又一筆高價成交的豪奢物件;在一般民眾感受到更強烈的相對剝奪感之下,此一制度謬誤一一被放大檢視,更成為倡議改革團體砲轟的重點「對象」。
高房價 顯稅制漏洞
財政部年中宣布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且拋出初步構想,並已於七、八兩月舉辦兩場座談會。 |
到底是選情緊繃、必須回應民意,或真的看見問題且有心改善?總之近一年來,財政部確實動作頻頻;去年先拋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議題,今年則先推出囤房稅,接著更進一步在七、八兩月連辦兩場座談會,同時宣示年底前初步規劃方案會拍板出爐,政策推動更已上達閣揆層級。
從稍早財長張盛和及江揆的相關談話來看,他們對此一改革,似乎早有腹案或定調。至於藍本,則應是六月間公佈,中研院跨各所匯整出的《賦稅改革建議書》。負責該報告中不動產稅制部分的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彭信坤透露,財長和江揆在四月間,該報告剛出爐時就已取得副本。
該建議書明白提出,國內不動產稅制的主要問題在交易課稅過低,更是直接造成近年台灣貧富差距擴大的主因;而要讓不動產稅制回歸常軌,重點當然是買賣產生的獲利,須按實際交易價差(賣價減掉買價)來課稅。
中研院無預設立場
不過官方還沒開公聽會,六月江揆公開談話時就先拋出豁免或排除條款,七月首場座談會未邀集足夠產學代表與會,就逕自作成納入綜所稅合併課稅的規劃,當然引來爭議。彭信坤則強調,現行房產持有稅或遺贈稅問題也都很大,但持有稅之稅基,地方實可自行調高,且基於積極改善貧富差距的前提,中研院建議仍是(不動產)交易採實價課稅優先,惟對課徵方式無預設立場,重點是各界須充分討論、達成共識。
就目前外界意見或看法來看,大致分成納入綜合所得稅合併課徵,及另立資本利得稅目分離課稅兩大方向,官方傾向前者,業界則多贊成後者。彭信坤分析指出,兩者各擅勝場;另設資本利得稅目,好處是單純易懂、符合稅改簡化之大原則。納入所得課稅的優點則是量能課稅;畢竟同樣賣屋賺一○○萬,對月入斗金的富豪和一般受薪階級而言,還是有差別的。
然而對官方或中研院主張交易課稅改革先行的初步建議結論,剛卸任的房仲全聯會理事長李同榮認為,這就是改革只做半套;無足夠配套又倉促為之,極可能成為先前馬政府硬推動證所稅,最後草草收場、失敗告終的翻版。
有利得應分離課稅
李同榮建議,房地產持有稅也應同步檢討,好比須先興辦足量只租不賣社會住宅、照顧好弱勢居住需求後,才能談賣斷式合宜宅一樣。他指出,這幾年地方政府早就在調高相關稅基,形同持有稅增加,但顯然擔心衝擊層面太廣,甚至影響選情,因此隱而不宣。
所以他提議,持有稅應一併檢討並改為單一財產稅,除了非自用外,自用也可酌量加重,畢竟國內房產持有稅太低是事實。此外,既已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奢侈稅及土增稅都應廢除,而且他認為應分離課稅,也就是另訂資本利得稅目。
李同榮更呼籲官方,改革忌諱選前急就章;要是沒有獲得諮詢討論機會,業者事後往往會透過關係向民代施壓,導致到實際修法三讀階段一定變調,證所稅就是前車之鑑。他認為,現在應先好好討論、從長計議,待實價登錄累積足夠資料,約二○二○年,會是最佳的實價課稅全面實施時間。
同樣剛卸任的地政士全聯會理事長王進祥也認為,要先有足夠實價登錄資料,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才會成功。也認為持有稅應同時檢討,並主張認定自用與否的準則,應取戶數、坪數及價格三項資訊交叉比對,五月過關的囤房稅只針對戶數,是有欠周延的。
王進祥更進一步指出,相關制度如果沒有跟著更改,房地合一課稅在實務操作上可能會有困難。因為現行制度,土地和地上物不但分開課稅,也分開登記、分開管理,如台灣鄉間,土地和地上物所有權(登記)屬不同自然人的情況就仍常見;另外,建物的起造人也不一定是地主或未來的建物所有權者。
分開登記 難實課稅
中研院經濟所資深研究員彭信坤建議,實價登錄資料已足夠,可讓奢侈稅退場。 |
據此,有心人士可將土地和地上物刻意分開登記,這樣就會使房地合一課稅之實價認定或課徵對象,出現認定上的問題。
對於王進祥的疑慮,彭信坤則引用經濟學的賽局理論(又稱博奕論)認為,執行上尚不致產生問題。他舉例,好比兩人分餅,一人負責切兩份、另一人先選;由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故最後都能達到公平分配的結果。
同樣的道理,固然現制土地和地上物分開登記,但屆時實價課稅是兩位當事人(登記所有權人)自己切割房和地的價格,援用賽局理論之下,發生爭議甚低。現行房地分離課稅則是公部門相關單位關起門來切割,當然會有爭議或疑慮。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之另一爭議點︱土增稅存與廢,彭信坤表示,以目前國內國會或政治生態來看,廢除土增稅涉及修憲,將增加稅改推動難度,因此中研院建議維持土增稅與實價課稅並行,再採取事後退稅或抵減的作法。
但奢侈稅,現在就可考慮退場。理由是實價登錄已上路三年,因此一○○年中之後買進的不動產,現在賣出,已能取得買賣實價資料,可完全涵蓋奢侈稅之課徵範圍。
外國人可徵印花稅
彭信坤建議,政府可自此宣布,實價登錄上路後買進的房地產,日後交易就採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如此既可停徵奢侈稅,又有宣示改革決心的意涵。
全面實施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真正困難,是實價登錄實施前買進的房地產,價格或稅基如何認定。彭信坤指出,這可從公告現值輔以都市地價指數估算,雖然工程浩大,但技術面上並無問題。他還建議工業農業區也要納入實價登錄,否則實價課稅仍無法全面。
除以上建言外,中研院另一項重要建議,是針對外國人買房買樓,除了加重交易稅率外,應考慮仿效香港等地,加徵印花稅。
理由是,現在台北都會房價,對國內一般受薪階級而言貴桑桑,但對國民所得是台灣數倍的國家地區如星港來說,還在可負擔水平。彭信坤提醒,政府應特別注意此一狀況,像近年創高價成交的一級商圈店面,很多是港資,甚至背後的中資購買。他強調,台灣都會房市已是全球市場,官方推動相關稅制改革時,必須有此等視野才行。
彭信坤還舉自己曾造訪的印度首都新德里為例指出,當地一些豪宅旁邊,竟然可見許多乞丐流連;如果台灣繼續放任貧富差距擴大之現狀不改革,現在的新德里,絕對可能是未來的台北市。
租稅公平 目標明確
房市專家蘇明俊(紅色子房)提醒,除了租稅正義之外,推動稅改還應考量其積極目標或目的。 |
基於租稅公平之大原則,不動產乃至整體稅制改革,確有必要及急迫性。然房市專家蘇明俊提醒,除公平正義這頂大帽外,應該還要思考改革的積極目的或目標是什麼?制度變革要成功,蘿蔔和棒子缺一不可,必須軟硬兼施。
他建議,秉持孫文「地盡其利」的精神,建議可課徵空地稅,以消弭囤地現象,讓土地能獲得最大利用、發揮最大價值;相對地,積極開發及使用者則給予適當租稅減免。想逼囤房族釋出房屋出租或經營,除了加重非自宅持有稅外,也可考慮,既然現在租屋市場個體戶多不想繳稅,乾脆鼓勵釋屋出租者租金免稅或可抵稅等,以正向規劃創造誘因。
綜合以上產學各方看法,大致都認同基於租稅公平等原則,不動產稅制必須改革;但順序或方式上則歧見不少,中研院及官方認為要先檢討交易,稅改聯盟、今年中學者組成的房改盟,甚至業者則都認為,應同步檢討持有稅。其他配套還有待實價登錄資料完備,先辦好足量社會住宅及健全租屋市場等等。而八月第二次座談會結束,有關以上歧見,仍無共識或交集。
要改革不能急就章
據報導,財長張盛和自爆有朋友跟他說,買賣土地入帳斗金都不用繳稅,使他產生積極推動不動產稅改的決心。其實經過這幾年傳媒揭露,更多民眾驚覺相關問題之嚴重性,不動產稅制改革也有了更堅實的民意基礎。
因此,期盼這次官方是玩真的,惟不宜先預設立場,應接納產學各界意見、從長計議,當然更不能只改半套。再者,任何改革都有陣痛期,但不可為了選舉而炒短線;否則不但房市本身無端受累,長期也絕非廣大消費者、整體經濟及社稷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