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延續去年底「房價像黃小鴨」的論述,財政部長張盛和前月提出非自宅加重課徵持有稅的政策規劃,企圖讓房市或房價慢慢消風。加重非自宅持有稅,真能達到預期效果?台灣未來房價,是否可能發生硬著陸?
不出所料,房市或房價相關議題,隨著年底七合一選舉投票日一天天接近而愈來愈熱;而或許考量到「事態嚴重」,再不祭出更多作為,恐怕影響執政黨選情,加上去年底財長自己也說出「房價如黃小鴨」的泡沫化言論,因此財政部最近一段時間動作頻頻,除責成公股行庫限縮房貸外,引發更多討論及質疑的,就是調高非自宅持有稅率,最高來到三點六%。
這項加重房屋持有稅新政策的影響關鍵,除了稅率高低外,最重要的當然還是適用範圍或對象,也就是所謂非自宅的定義。
非自宅加稅 讓房價消風?
財政部長張盛和上月對外宣布,單一家戶持有第四戶以上定義為非自宅。 |
有關此部分,財政部長張盛和上月中已提出官方版本;那就是基於民情考量及縮小打擊面,初步定義買給成年子女及父母各一戶仍屬自用,據此規定,單一家戶持有第四戶以上者算非自用,才適用較高的持有稅率。
雖然相關方案稍早於立院財委會快速過關,但真正開徵,還須通過立院三讀之關卡,然而外界的疑問仍在:調高非自宅持有稅率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讓稅制更符合租稅公平?還是讓房價「兩年跌三成」的手段之一?接著,房價真有可能兩年內跌三成?如果真的發生,會產生怎樣的連帶效應?是否就是坊間所稱的「硬著陸」?
根據財政部稍早說法,不僅是個人或家戶持有非自宅需適用較高的持有稅率,建商未售出的餘屋也可能得比照辦理。而如果加稅目的是抑制房價漲勢,則就目前觀察業界動態,短期內可能適得其反。
因為沒等財政部提出非自宅定義,各地區業者就已先表態表示,一旦加稅方案確立,他們一定會把增加的持有成本轉嫁到售價上;而且不僅推案建商,根據房仲店頭透露,中古屋賣方欲順勢轉嫁、調高賣價者也是大有人在。
持有稅增 買房價格認知降
只不過從稅制學理上看,提高持有稅負擔和房價的關聯度,是呈負向相關的;也就是持有稅提高,通常將會導致房價下修,原因在於,調高持有稅增加的是買方,而非賣方成本。
財政學者分析指出,增加持有稅會使房價下跌;因為就好比房貸成數降、利率提高的情況一樣,買方評估買進後負擔成本增加,在未來房價維持原狀的前提下,對房價認知是會降低的;如果持有稅增加會造成轉嫁,也是買方轉嫁給賣方,即要求賣方降價。這樣的狀況,從歐美地區發展實例已得到具體證實。
然而在台灣,實證情況卻非常特殊。相關研究顯示,相對低價區的發展實例大致如上一段所述,也就是買方價格認知降低,進而造成房價下修;但在相對高價區,則恰好產生反效果。持有稅調高,反而成為該區域發展進步的象徵,乃至優質地段之保證,結果進一步推升房價;近年北市開徵的豪宅稅,就是最明顯範例。
有效稅率偏低 加稅反效果
至於在台灣高單價區,調高持有稅造成的結果和歐美實證情況相反,財政學者認為,純粹從制度面分析,主要問題是實質有效稅率偏低。說成白話,就是實際繳的稅和實價或市價差距過大。
的確,歐美國家房屋持有的實質有效稅率都是百分之一以上,有些地區甚至高達二十、三十%;但在台灣,卻是千分之一或更低。以財政部這次調高非自宅稅率為例,雖然稅率調高三倍,但稅基沒有同步檢討,因此實質有效稅率還是偏低,對持有多屋的大戶來說當然不痛不癢,產生的買方成本提高、預期房價下跌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不過或許更大關鍵不在制度面,而是台灣房市需求方的選擇彈性太低。因為社會主流價值上,普遍有一種到一定年齡或進入社會多久時間,就一定得擁有或購買自宅的觀念。
增需求彈性 健全租賃市場
因此,理論上滿足居住需求,和持有或購買自宅完全不同,但在台灣或華人社會,確實存在上述觀念甚久,積習難改。這種非買不可的心態,加上租屋市場不健全,出租和租賃兩邊都沒保障,使需要住房的需求方,選擇彈性偏低,進而長期處於弱勢;結果是賣方說了算,買方永遠只有追(高)價的份。在這樣的情況下,只透過加重持有稅就想平抑房價,幾乎是緣木求魚。
由此來看,提高房屋需求方的彈性,毋寧是第一要務。而多數學者都建議,除了廣建只租不賣社會住宅外,健全國內租屋市場更為重要;這讓暫且買不起但有需求的消費者,可先有另一項選擇,如此一來就不需打腫臉充胖子,當房價高於自身負擔力時,就可選擇到市面上或向政府租屋等替代方案、暫緩進場。
當然,制度面改善還算容易,更困難的是觀念上,也就是租不如買的傳統想法。現階段三十歲以上青壯年,多數確實還有這樣的觀念;但經過太陽花學運可發現,三十歲以下年輕人觀念和上一世代者有不小的落差。一定要擁有或購買自宅的觀念,未來很可能加速出現變化。
加重打壓 房市恐硬著陸?
由以上分析可知,加重非自宅持有稅,在稅基不同步檢討的前提下,很難達到官方的預期效果。不過基於長期利率走升,近期市場對房價走勢的看法的確更加分歧;因此對於政府加重打房力道,外界的確會憂慮,是否將連帶傷害整體金融及經濟,甚至造成所稱的硬著陸?
對此,產學兩邊當然又開始激烈論辯,比如房地產相關產業是否為經濟火車頭?以及房價跌、多數人財產是否跟著縮水、消費意願降低?等等。
然無論哪邊說的有理,不可否認的事實擺在眼前,那就是金融機構大量擔保品以不動產形式呈現,價格一旦出現波動,金融體系首當其衝,影響非同小可。此外,經過這十年房市大多頭,房地產相關行業造就大批就業人口,市場價量一旦轉冷,肯定會對就業市場產生衝擊。
更嚴峻的是,房價高漲,一般受薪階級得縮衣節食才能躋身有殼族,這確實也對其他消費行為產生排擠。更別說大量資金湧入停泊房市,主要是國內缺乏其他穩當的投資管道,打房逼出資金,也不見得能導向其他實體產業投資。
政大林左裕:政府積極作為 避免硬著陸
政大社科院副院長林左裕呼籲政府應更積極健全房市,以避免硬著陸發生。 |
然而政大地政系教授,同時為該校社科院副院長的林左裕卻認為,如果政府還不積極作為,未來台灣房市硬著陸的機率反而更高。
首先眾所皆知,熱錢是造就國內乃至全球各地高房價的最關鍵因素,這導致目前國內不動產相關融資,佔整體銀行放款乃至GDP的比重都偏高。林據此認為,就算未來房價不再漲,對金融體系乃至國內經濟而言,都已是極大風險。
林左裕贊同張盛和有關「房價應該慢慢消風」的說法,但認為官方行事不夠積極,還有很多作為的動機可議,如金管會稍早允許上市櫃公司自行重估不動產價格,就有點和財政部『對作』的味道,反而可能使房地產風險增高。
對於其他相關部會,也都提出具體建議。財政部非自宅增稅,他建議應進一步將其(實質)稅率比照國際標準,調高到市價的百分之一以上,如此才有可能使國內大量的空閒住宅釋出,做真正居住使用;稅制部分也不能只調高持有稅率,而必須全盤檢討,重點是房屋交易利得必須要採實價課稅。
央行方面,則應針對自宅及非自宅的貸款及利率行差別待遇,也就是非自宅的貸款成數要更低、利率要更高。基於房屋為民生必需品的原則,他更呼籲法務部、公平會,針對炒作、哄抬、操弄房價的行為,應以刑法角度偵辦之。
至於最直接相關的內政部,除了廣辦社會住宅及健全租屋市場之外,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後的抵費抵價地,過去是以最高出價者得標,也造成開發商成本拉高,成為高房價幫兇;林左裕建議,應改以「可提供社會住宅的量」作為得標評選依據之一。
改善制度 市場才會健康
在稅基不變之下調高非自宅稅率,造成的影響可說非常有限。 |
目前為止,無論加重非自宅持有稅,乃至房價走勢,或未來房市是軟或硬著陸的問題,產學兩邊依然各說各話;產業界仍認為不能、也不該過度打壓,否則整體經濟也會受傷,學術界則強調如不積極作為改善相關制度,讓房價合理化,則經濟才會受害,且房市硬著陸的風險更高。
儘管各方看法各異,但大家也都不否認,這幾年房價漲太兇,確實產生若干風險,必須適當『微調』,而且肯定沒有人願意看到硬著陸真的發生。而在亟需改善當前相關制度之同時,兼顧經濟層面,讓房價泡沫慢慢消風而非瞬間崩跌,當然在在考驗為政者的智慧。
此時此刻,或許大眾也應思考,房地產固然有投資及資產的功能及性質存在、不必迴避,但房子主要還是拿來居住的,因此應透過健全的制度,使其民生需求本質得到最大程度保障,廣義投資行為則透過制度改革使其適度漲價歸公。如此一來,房屋市場之長期發展才會真正趨於健康,也不必擔心或顧慮,房市一旦出現波動,會回過頭來傷害經濟基本面,發生硬著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