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新建築與人的關係緊密,住在裡面的人們卻時常忽略,劃定自己的空間與外界隔絕。但建築師要告訴你,城市最美的風景就是人,人與人、與空間的交流互動,創造出最美的城市風貌…
建築與人的關係極為緊密,居住在其中的人們,時常就是決定一棟建築、一個城市樣貌的關鍵。談到建築之美時,負責形塑建築樣貌的建築師認為,應該把焦點放回人的身上,感受人與建築之間最純然的互動。
本文採訪兩位建築師,吳聲明與張景堯,談談他們對建築的堅持與理念。吳聲明建築師留學於荷蘭,二○一二年獲得第一屆ADA新銳建築獎,他致力於老房子的保存與改造,重視老屋呈現出來的文化意涵。
張景堯建築師曾於美國執業十三年,一九九九年回台後,曾獲得台灣建築獎與台灣住宅建築獎等獎項肯定。張建築師強調「人本」住宅,認為人與建築要有所互動,才能呈現建築最美之處。
問:在設計一棟建築時,建築師認為怎樣的住宅才能回歸生活與人本?該利用怎樣的方式達成?
張景堯建築師強調「給大自然一個房間」。 |
張景堯建築師不斷的反思房地產商品化的現象,因此在設計住宅建築時,致力於創造回歸自然與生活的建築形式。張建築師說,他的設計理念是來自於祖先對於大自然空間的親近與保留,早期的三合院便是最好的例子。但在現代化都市中建築基地受限,只好盡量「給大自然一個房間」,讓人們即使住在家裡也感到與自然親近。
在張建築師的作品當中,時常可以看見大露台、大面積中庭等設計,並且以植栽填滿,使建築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水泥塊,充滿自然綠意。張建築師認為,空間不應該用人工的設施全部填滿,也不應該與外界隔絕,應該要與鄰里有所回應,創造更友善的城市環境。
談到回歸生活的建築設計,張景堯建築師表示,建築的規劃應該要遵循生活模式,思索空間行為的順序及合理性。現今台灣住宅大多強調門面氣派,因此一進門就是富麗堂皇的客廳,但張建築師認為人們一回到家通常都需要放東西、更衣,最需要的空間應該是臥室,坊間一般的空間規劃與生活型態有些落差。張建築師強調,住宅不是拿來招待客人,而是拿來住的,要以此為出發點去思考規劃。
老房子保存台北人情味
吳聲明建築師認為,建築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要好好保存人與建築之間的互動。 |
而擅長老屋再生、改造的吳聲明建築師,曾旅居荷蘭留學,回到台灣時發現台北的美就來自於這些充滿人情味的老房子。他說,台北的四、五層樓的公寓帶給人很多想像,建築跟生活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好好的保存這些建築物最美的部份,也就是人與建築的互動。
吳建築師表示,老屋新生的概念就像是建築醫師幫老房子看病,不只讓房屋外觀變漂亮,也解決居住上的危險或不便。在吳聲明建築師接手的老屋改造案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幫老公寓加裝電梯,讓高齡的住戶不用煩惱爬樓梯的問題。吳建築師說,老屋新生不只是給住戶一個漂亮的願景,而是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質,讓房子不只好看,還要好住。
問:既然建築與人的關係這麼密切,建築要怎樣符合永續發展的精神?對於台灣現在的綠建築發展有何看法?
張景堯建築師反思住宅商品化的現象,致力於創造回歸自然的建築形式。(圖片由建築師提供) |
張景堯建築師說,永續發展的建築有兩個層面,一是建材、另一個是技術。現今台灣所注重的都是建築是否利用綠建材,但在技術層面卻沒有詳細的規劃。張建築師認為,所謂的永續就是房子要能夠傳承,要設計出房子再老也不想拆的境界,才符合永續發展的定義。建築在興建的過程中,難免會對環境有所破壞,在拆除時又是另一次的破壞,因此能夠世世代代承接的房屋才是好的綠建築。
張建築師表示,建築物是個有機體,它應是有生命的,因此並非興建後就能放置不管,要持續的維護才能達到它的效能。張建築師也說,利用一些建築工法,即使不用昂貴的綠建材也能是一棟很好的綠建築。例如設計規劃時多注意空氣的對流、排氣動線、空間走向等等,最重要的還是住戶本身跟房子的互動,在裝潢、擺設上也可以多自己動手。
綠建築設計比設備重要
吳聲明建築師也有同樣看法,他說,興建一棟住宅時,拿取的空間足夠就好,不要去假設有多少附加利益,對環境產生最小的破壞,就是環保綠能最好的體現。吳建築師也說,在綠建築方面設計應比設備重要,透過設計,可以花最少的錢來達成最好的效果。反之,若沒有正確的概念,花大筆的錢使用綠建材也是徒勞浪費。
例如現在建築外牆常使用的格柵設計,該把格柵放在哪裡、怎麼放都會影響它的效用。吳建築師認為,台灣現在推廣綠建築的方法都是利用獎勵制度,但應該要從建築性質來檢討,考慮建築性能及耗能等問題才有幫助。
問:建築師認為,台灣的城鄉風貌為何?對都市計劃、國土計畫有什麼建議嗎?
說到國土計畫,張景堯建築師直言他認為台灣沒有什麼國土計畫,對土地的管控也不佳。他表示,都市範圍應該要界定的更嚴謹,不該像現在將都市切成一塊塊的重劃區。他舉台中市七期重劃區為例,大量的基本建設將水文切斷、破壞,只要新建工程開挖,就會一再影響地下水脈,因為沒有完善整體的規劃,對環境的破壞是加倍劇烈的。
張建築師說,要檢驗一座城市是否友善,就要看看人們是否能自在的走在街道上。現在的台灣城市中少有真正的公共空間,許多私人空間都築起高牆不與外人分享,但張建築師認為最安全的社區應該是社區內彼此認識,能夠與街坊友善,而有許多互相交流的機會。張建築師表示,城市的居民不能太單一化,建築也要符合當代精神,才會塑造出屬於我們的城市風貌。
吳聲明建築師則認為,城市是屬於大家的,應該要共同經營並且改善。與張景堯建築師的概念類似,他認為房子旁的地是都市空間的延伸,不該將它據為己有,而是要與週遭有所互動。吳建築師說,大家應該想想家園未來的樣貌,並不是考慮現階段需要什麼,而是未來想居住在怎樣的環境裡。建築是一張臉,除了要重視內在的美觀之外,外在的模樣也要大家努力形塑,從自家做起,慢慢讓空間變得更友善、更美好。
思考屬於自己城市發展模式
老房子保存了人們居住於此的痕跡。圖為民生社區。 |
吳建築師在都市規劃上也有許多想法,他認為都市計劃不是只複製國外的城市美學,必須了解其規劃背後的機制及發展模式,依據自身的需求再去找出規劃方法。他說,看到國外城市發展的成功經驗,就應該要「Thinking global, acting local」。例如現在的台北,在這些舊房子的背後都保留許多故事,而台北的魅力正是新舊交融的多樣及溫暖風貌,因此才需要保護這些老社區、老房子,關鍵其實是保護住在裡面的人,保存這些情感。
問:身為一個建築人、設計人,有怎樣的使命?
張景堯建築師說,身為建築師有些權力可以運用,因為建築師能夠去設計、規畫一棟建築物,也能參與都市規劃的過程,因此必須更小心,不能濫用這個能力。張建築師表示,建築物無論如何就是對土地產生破壞,即使有再多環保意識也一樣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建築師要努力對建築基地作出承諾,要使它比原來更好,努力為環境把關。
吳聲明建築師則說,建築師擁有工具及技術,能夠打造一處空間。但是創造出來的環境或建築是要供給人使用的,不能只靠自己單方面的想法去設計,而是要與使用者溝通,去傾聽使用者的聲音、了解需求,才能打造最適合的生活空間。吳建築師說,關鍵不在於外在的這些建物,而在於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是城市最值得記錄的樣貌。
建築與人的關係密不可分,如果不曾用心體會,就不懂得感受建築與我們之間最真實的互動。兩位建築師將建築回歸生活與人本,突顯城市中最美的風景─人。就如張景堯建築師所說,建築師的使命就是要努力讓環境變得更好,而吳聲明建築師也認為建築的設計應該要傾聽使用者的聲音,打造最舒適的生活。當人與空間交流了,城市就變得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