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相鄰各類設施之影響分析 房屋座落環境兩面刃

【文/住展雜誌】無論購屋目的為何,由於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價格,因此對房市物件周邊的各項設施及條件,消費者通常都會特別注意及評估。一般說來,這些條件可分為加分或減分兩類;然而事實是,各人因看法及觀念不同,每項相關條件或因素,其實都是兩面刃…

大家都知道,房子蓋在土地上,而且得打好地基、才會穩固;於是,房市商品除了價格外,連本身的物理性質也是『僵固』的。因此,其價值或價格之高低,往往和其所在區塊周邊的人為設施或自然條件息息相關。

比如房屋附近如果有公園綠地或學校,一般通常是加分;近年大台北捷運路網陸續建構,帶給人們更舒適便捷的交通選項,因此大家都知道,近捷運站就是票房保證,價格自然更上一層樓。至於變電所、電塔或加油站,一般就是較不受歡迎的減分項目。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有些設施條件則是介於加、減分的模糊地帶;像商場、購物中心、飯店、醫院之類者就屬此種。有些人認為這是正面因素,但肯定也有不少人不喜歡居家附近有這類設施存在。

每個人都希望居住環境臻於最理想,因此物件周邊正向項目愈多者,通常價格愈高,反之愈低。於是,建商推案銷售或中古屋賣家委售物件時,都會「避重就輕」、「隱惡揚善」。房市賣方當然無所不用其極,以求賣到更高的價錢;不過無論目的是投資或自用,買方還是要仔細評估比較,才是上策。

據此,本文針對各種已成型的人為設施或條件,以持平中立觀點及多種角度,探討其對周邊房市的影響,以期幫助消費者更清楚做出最有利於購屋前的評估。

灰色地帶條件

一、便利店

台灣便利商店數量不但多,密度更全球屬一屬二。便利商店普及,與國人消費習慣有很大關聯;現在便利商店什麼都賣,一點都不奇怪,其實是早年『柑仔店』的現代化轉型,近年增加多項服務,搶食金融郵務大餅,二十四小時營業,更是提供現代人生活所需,便利無虞。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的確,二十四小時不打烊,多數生活必需品都有得買,感覺似乎真的便利。然而,現在都會區中,便利店早就三步一小間、五步一大間,普及率極高,對周邊房價的影響反而已不大。而且試想,要是店就開在你家樓下,是不是真能受得了閒雜人等頻繁進出?甚至三更半夜都還可能傳來吵雜聲。

二、醫院

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態,加上文明病愈來愈多,因此到醫院看診,幾乎是每個現代人都無法避免的事。但以影響周邊房價的角度,醫院這項設施,卻是相當晦澀難解。

任何人終究都需要看病,因此距醫院不遠,算是『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但至今仍有人認為,醫院內部及周邊環境病菌較多,出入人員也算複雜,加上大型醫院都有重症病患,因此還設置有太平間,這當然是一種隱諱或禁忌。

然持平而言,醫院仍不算嫌惡設施,部分房市產品還會強調鄰近大型醫院;但一般說來,仍非房市的絕對加分項目。其實國人喜歡到大型教學級醫療院所看病,即便健保實施多年,還是有不少人沒養成看病也要分級的觀念,因此大家買房子時候,『看』的還是大型醫院,中小型診所則無太多加分。

三、廟宇

如果醫院是中立偏多的房市條件,那廟宇則要算中立偏空。廟宇本身並不構成任何負面影響,主要是華人民族『敬畏鬼神』的想法,因此一般都敬而遠之,遑論選擇住家。另外,也有些人是沒辦法忍受廟宇終年傳出的焚香或燒紙錢味道。還需注意的是,銀行在估價廟宇周邊物件時,還會有減分評價,會降低貸款成數。

一般人選擇住家區位時,對寺廟通常敬而遠之,不過這主要是心理因素。(圖為北市行天宮)。

不過現代社會,上述傳統觀念已逐漸淡薄,而且廟宇雖出入人等也複雜,但一般都是善男信女、無傷大雅。大台北地區開發居住密度甚高,廟宇夾雜在住宅或商業建物中的景象更是常見,板橋新站特區內還有一棟大樓樓頂,就蓋了一座廟,堪稱奇觀。

四、夜市

台灣近年拼觀光,當中一項重要的『資源』就是夜市。夜市集合吃喝玩樂,早已成為台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閒暇時候,挑個傍晚逛逛夜市,的確是樂事一樁。不過,如果家附近,甚至樓下就是夜市,又是好或不好?

從閒雜人等出入或製造髒亂、噪音等角度,夜市當然是扣分。不過這幾年地方政府輔導夜市合法化、納入管理,故至少髒亂、噪音等已獲得一定控制。況且從生活所需或休閒的角度看,夜市的存在還算不錯,像士林夜市這種遠近馳名者,甚至還會有周邊部分房市產品拿來作廣告訴求。是故,夜市到底算正面或負面因素,還真的是見仁見智。

五、商場、影城等大型商業設施

眾所皆知,信義計畫區是台北市,甚至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豪宅集中區之一。不過翻開都市計劃規範,該區主要活動還是設定為商業用途;事實上,目前全台租金最貴的辦公室,最高檔的百貨、飯店,最知名的影城,都集中此區。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高檔商業建物設施,難道不是房市的當然加分項目?

然而仔細想想,扣除商辦外,飯店、影城一般都全年無休、大門隨時敞開,出入份子其實算是複雜;而且每到假日,百貨、影城周邊動輒大塞車、人擠人,實在不算好的居住環境。故從本質來看,商場、影城及飯店這類設施,應該不算是住宅房市的加分項目。

之所以大家對於這類商業設施『較有好感』,認為是房價加分選項的原因,或許在於,這些設施所在地,通常都是較佳地段、發展較成熟;而這類區位的房價原本就比較高,因此讓人們對於這些商業設施產生若干『錯覺』。

除了商場、飯店外,近期還有另外兩種商業設施,成為近年房市銷售上常見的元素,那就是OUTLET暢貨中心和量販店。

過去OUTLET常設在商場或量販店內,因此並不顯著。不過自從林口新市鎮中商36案引進日系資金,準備打造北台灣最大OUTLET商場後,這名詞就搖身一變,成為房市銷售新利器。至於量販店,則常是便利商店及房仲店頭以外,最先進駐新興重劃區的業態,因此在房市行銷上的能見度也相當高。

量販店比較沒有爭議,畢竟這類設施提供生活消費所需;尤其對生活機能尚在形塑階段的新興地區來說,更為重要。然而平心而論,會在OUTLET這類設施內設櫃的,多是中高價位商品而非生活必需品;就實用角度來說,算是有些名不符實的。

六、交流道、陸橋、隧道

一般問到最有效強大的房市加分項目,答案十之八九是交通建設。過去十年,大台北當然以捷運為代表;不過在此之前,最夯的其實是快速道路及高速公路。

住家太靠近陸橋,除了行車噪音及廢氣外,還會影響居家採光及視野。

在大台北捷運逐步開通、營運前,台鐵營運績效並不理想,各都會公車系統品質也不算好,因此說起交通利多,大家馬上想到的是高速公路。事實上,目前除大台北地區外,其他無捷運系統的地區,還是以近高速公路為較佳地段。

不過,如果距交流道太近,周邊交通肯定常處於壅塞狀態,遑論汽車行駛產生的噪音及排放廢氣對周邊空氣造成的汙染。因此,高速公路本身還算是房市加分項目,不過如果離匝道過近,就不太理想。

至於快速、高速公路的高架路段,或一般道路的陸橋附近,則顯然是負向因素。一來,這不代表可順暢、快速使用這些交通管道,卻仍無法避免噪音與廢氣問題,同時還可能影響房屋的視野與採光。至於隧道,扣除少數案例附近有福地問題,其實多半是陰暗潮濕之因素,才讓消費者有所顧慮,否則實質影響反而有限。

以上各『灰色』條件,絕非全然負面或正面因素,完全是見仁見智。有些被業者包裝為利多的,往往是言過其實,消費者還得仔細評估,免得花冤枉錢;至於一般視為負向因素者,如果個人能接受,甚至還可以因此撿到便宜。

利多條件真有利?

對多數購屋人來說,鄰近學校、公園、風景區或靠近捷運車站,幾乎就是利多或保值的代名詞。但是且慢!從居住角度,這些條件真的百利無一害?經常是等到搬家後,人們才發現,一切並非如原先想的那樣美好…

一、學校

鄰近學校(中小學),當然家中學童上學方便、可順利取得學籍;再者,假日期間,校園也是最方便的遊憩場域。近年都會區學校基於『活化利用』概念,還會挖空校園下方設立停車場,而且敦親睦鄰,會給予周邊居民停車費率優惠。

國中、小上下課時間周邊交通大打結,是附近居民的夢魘。

以上是大家都知道的好處,很難想像,住在學校附近有什麼不好。不過,國內跨區就讀情況嚴重,明星學校尤其如此,因此上下學,也就是約早上七點至七點半,及下午四點半到五點這兩段時間,學校周邊交通往往會大打結,因為很多家長這時會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進而造成周邊車流瞬間爆大,而且還有嚴重的臨時或違規停車問題。

再者,雖然多數校園非上課時間多有開放,讓周邊居民休閒運動使用,但要是平常白天待在家裡,一定會發現,國中、國小學生下課時的吵鬧聲真的有夠大,甚至足以擾人清閒。
至於大專院校旁,則當然無學區優勢,主要是可為休憩之用;不過大專學生經常使用兩輪代步,因此學校周邊常常看到學生亂停機車,橫生問題。

二、公園綠地保護區

鄰近學校,說實話算是有利有弊,但瑕不掩瑜。如果家附近就有公園綠地,那就是百分百的加分項目吧!公園不但提供最佳休憩場域,居家景觀、視野也因此更佳,而且公園綠地內植被行光合作用,還讓空氣品質變好。

但是,住家離公園綠地過近,其實也有壞處,因為植栽多,蚊蟲肯定也多,炎炎夏日最好不要敞開門戶,免得趨光性強的『不速之客』不請自入。另外,小型公園就罷,如是大型公園或風景保護區,則有時『深山林內』,還是會變成治安死角的。

三、捷運及各類車站

其實多數人還是希望住家附近有學校或公園綠地,也多半能接受上述的短暫負面現象。不過真正讓消費者趨之若鶩的,還是捷運條件;說得更精細些,當然是鄰近捷運車站。

近捷運人人愛,不過太靠近車站,會有震動及噪音問題。

如果只鄰近捷運行經路線而非停靠站,不但無任何實質助益,更要忍受負面影響。首先,無論高架、地面或地下軌道,要是靠得太近,肯定會有震動的問題;就不時有報導傳出,鄰近捷運的民宅建物出現牆壁龜裂,甚至結構損壞。另外,高架或地面行駛者,也還有噪音問題。

那麼,靠近捷運站,大概就百利無害吧?倒也未必。捷運共構住宅就是最好範例;這類建案幾乎多規劃中小坪數,原因就在於捷運站出入閒雜人等眾多,並不適合規劃一般住家,因此退而求其次,推出訴求單身貴族的小房型為主;而部分車站周邊商業氣息濃厚,雖生活機能無虞,但仍不是適切的居住環境。此外,車站也還是有噪音與震動的問題。

四、警局、派出所

人們選擇住家,除了基本採買機能及周邊環境外,很重要的就是居住品質;這包含周邊設施多寡及種類,當然也包含安全。而一般印象中,如果住家旁有警局或派出所,似乎就有一種『治安比較好』、『宵小不敢靠近』的印象。

事實是否真如此?很難定論。平心而論,這和廟宇有點異曲同工之妙,算是心理作用大於實質;差別在於,廟宇是反面,警局則算是正面。

包含學校、警局、公園或捷運站等,這類一般被認為是最有利條件的設施,最好的狀況,是和住家有一點距離;以捷運站為例,大約步行三到五分鐘,或自己輕鬆步行可達距離為準,學校或公園綠地,則大概距離一到兩條街廓最佳。

嫌惡設施真能避得掉嗎?

相對於學校、捷運站,高壓電塔、變電所、焚化爐、加油站或福地、納骨塔等等,就是多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房市扣分因素。只不過,除了福地及納骨塔外,其他設施都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必要之惡,似乎仍很難完全避免。

雖然人人聞變電所或電塔色變,但現代社會用電多,因此都會區內,這類嫌惡設施幾乎無法避免。

焚化爐或納骨塔數量稍少且多設在人煙罕至處,影響相對小;不過電塔、變電所則否。北部用電量大,使得台灣長期必須南電北送。而長途輸電,就必須透過高壓傳輸才行;雖然目前市中心電纜逐步地下化,電塔或電線杆數量愈來愈少,但郊區還是常見之。另外,變電所也還是很難完全消失。

先前曾有電子媒體披露,台電設在市中心的變電所,『偽裝術』相當高明,外觀上看來像是民宅,還有窗戶。一般人不會仔細駐足檢視,不過如果是居住在附近的民眾,總還是會察覺:這棟房子裡的人,怎麼老是不開窗?

有關高壓電或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目前各項研究傾向於有害,然尚無百分之百定論,要暴露多久、劑量多高,才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況且,家中電器也多少有類似的輻射問題。不過總而言之,還是明哲保身為上,能離愈遠就愈好。

現代生活使用大量能源,除了電外,當然還有汽油,因此加油站也無可避免,一定會在市中心看到。這項設施的最大壞處是氣味難聞及易燃物儲存安全問題,不過平心而論,其影響算是心理層面大於實質。換個角度想,碰到油價上漲時,搶先加油要比別人方便多了。

另一個近時新產物,則是無線通訊發達之後,大樓頂樓架設愈來愈多的電信基地台(天線)。這和高壓電塔、變電所類似,會產生輻射或類似問題,而且現代人對無線通訊品質要求愈來愈高,似乎未來更難避免之。

一般被視為嫌惡設施,成為周邊房市發展『毒瘤』的,常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必要之惡,很難真正消除;因此,其所在之周邊房價,往往低於該所屬行政區平均值。雖然這是可逢低搶進的捷徑,不過還是要考慮清楚,畢竟這攸關著居住品質、安全,甚至是身體健康。

各類房市條件 皆為兩面刃

說到房價,大家最常聽到的就是供需法則。而上述人為設施,如捷運站或學校,一般人看到的是好處,變電所則相反,至於醫院、寺廟等,則各人看法各異、好壞參半;因此,有的成為受歡迎的條件,周邊房價就高,反之則乏人問津、房價低落。不過從以上分析可知,各項設施都是一體兩面、有好有壞,實為兩面刃,端看消費者如何在價格與正負影響之間做出衡量,並無絕對可言。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