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自今年四、五月歐債危機新版爆發以來,國際經濟局勢持續走弱,國內房市受到波及,人氣及買氣皆下滑;更有愈來愈多聲音認為,接下來房價將下修。不過從成本、資金等角度切入,則會發現,還是有很多讓房價繼續墊高的理由存在…
雖然曾有一、兩波回升反彈,然截至目前為止,本(一○一)年度房地產市場的買氣,確是呈下滑走勢的。這當中一部份原因,是政策異動調整造成觀望氣氛;從四月油電雙漲,五、六月證所稅復徵,到八月實價登錄新制都是。另一部份則是稍早又開始延燒的歐債危機,引發全球經濟前景不明,致使人們對未來感到憂慮、減少消費,最高額的房市交易亦然。
不過,其實有很大一部份的觀望心態,是源於價格認知,因為現在愈來愈多買方認為,受到上述各政經因素衝擊影響,房價可能將會鬆動,因此想再等一等。然而,如果我們回頭看看,過去幾年房價上漲的因素,會發現這些條件或因素,未來還會持續成立或變化有限;換言之,要真的等房價明顯下修,其實有點難。
成本仍將居高不下
這些年房價上揚,除了原物料趨於短少、價格長期走升的因素外,最主要還是土地價格持續拉高。就以大台北一線地區為例,以往土地成本佔房價約七成比例,這幾年則已拉高到八成以上,甚至更高。
而且這波地價上漲的引爆,至今方興未艾,原點還是北市精華地區。今年七月中,大陸建設以每坪土地單價八二三萬,購入信義計畫區住商混合地(B7),以法定容積率計算,每坪容積單價超過二八○萬;另外,去年仁愛路空軍總部旁土地(仁愛116基地)法拍標出,換算每坪單價超過八二六萬,則是至今全台住宅區地王。以上這些標售價格都說明,北市一線區土地成本仍居於高水位。
精華區土地奇貨可居,開發商高價搶標,加上都市更新緩不濟急,現在就連以往讓開發商有些遲疑的特殊房市原料︱地上權,也都出現業者高價搶標之現象。上月初國產局釋出國有地地上權標售,其中一筆民生東路地上權,就有八家廠商競標,最後以高出底價三倍金額脫標,換算每坪達一八三萬,照例改寫國內地上權標售紀錄。
以上種種現象,代表核心區域房價仍居高不下;而只要大環境景氣不出現巨幅波動,外圍區域房價出現跟漲,只是時間問題。如此這般,要反向呈下修走勢,實有相當難度。
資金繼續追高房市
近年建商及壽險業持續高價獵地,致使土地成本居高不下,房價難降(圖為國產局地上權標售會現場)。 |
建商高價標地,不純然是看漲後市,很大原因還是在於儲備開發原物料;畢竟建商手中沒有土地原料,可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事實上,近年房價快速上漲,很大原因還是資金熱錢蜂擁追捧的結果。
對岸的大陸官方近來持續祭出房市調控,欲打壓高漲房價;不過大陸發改委卻指出,投資管道太少,加上資金過剩,因此如果不做全盤思考,只單純推出管控房市措施,最後仍是無效。其實,台灣何嘗不是如此?
○八年金融海嘯前後,房價的確出現小幅鬆動,不過後來馬政府調降遺贈稅率,台商華僑資金熱錢大舉返台,原本設定要引導他們投入各項建設、活絡產業與經濟,豈料實質上缺乏完整配套,致使不少資金最後選擇進入房市。
雖然,目前經濟展望欠佳,不過這也代表資金熱錢將持續尋求更穩當的避險標的;台灣房地產租金投報率,在國際上已屬偏低水準,但滿手資金的壽險業仍大舉獵樓。另外,拉長時間來看,房地產確實是相對保值的避險投資標的。這些都是資金繼續追捧精華地區房地產的因素。
重要財富形式工具
如從長期需求面來看,未來房價的確可能有鬆動疑慮,因為人口結構高齡及少子化,將具體減少實質需求。不過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某些特殊需求面,仍有可能支撐目前房價,甚至將之再拉高。
首先,是台灣房地產買賣有土地所有權這項『優勢』;台灣房地產是兩岸四地當中唯一有土地權移轉者。這對對岸或港澳人士來說,都是莫大誘因。
如果再加上固有的有土斯有財觀念,房地產顯然會繼續成為華人社會家庭重要財富形式,也將是最受國人青睞的投資工具。這些基本面之外的需求,是過往以來房價漲多跌少的重要原因,未來的能量也仍不容小覷。
房市節稅效果仍在
儘管需求長期走衰,但基於有土斯有財觀念,房地產仍是國人重要財富形式。(圖:林口力璞晴現場) |
實施滿一年的奢侈稅,號稱要平抑房價;不過實質上現有的各項制度面因素,不但很難抑制房價漲勢,還可能助長之力。
首先,市場消息認為,近期行庫紛紛調高房貸利率、成數調降且審核趨嚴,這是金融單位看壞房市的徵兆。然而稍早才有消息指出,行庫請銀行局轉呈金管會,要求鬆綁有關銀行法七十二條之二之所謂「天花板條款」,也就是土建融相關放款額,不得超過總放款的三成規定,具體內容則是希望將商辦融資排除在外。
這項消息,表面上說明行庫看好商用不動產,但實質上卻暗示,國內銀行將仍靠消費金融獲利,而土建融貸款仍為當中重要來源;另外,從民營行庫不理央行決策,繼續放貸豪宅,也可得到證明。因此,只要貸款人條件足夠,並不會碰到銀行雨天收傘、不核(房)貸的困境。
再來是稅制。台灣根據國父孫文的設計,現行制度為房地分離課稅,然而官方長年疏失,未能掌握實際交易價格,加上實務上根本沒有房地分離計價,於是造成稅基偏離,不但炒作成本偏低,更形成龐大節稅效果,使得房地產成為富有階級資產配置及避稅的最佳工具。
而一方面實價登錄才剛上路,要累積足夠資料,還需時間;再者,目前為止官方也未展現推動實質不動產稅改的誠意與動作。因此,不動產龐大的節稅效果將持續存在;除非經濟面出現重大衰退,導致富有階級必須變現求生,否則都會區房地產價格,將不易出現大幅下修,長期還是易漲難跌。
選對標的 莫再猶豫
綜觀以上,除了基本的供需法則及成本因素外,其實有關房價變動,還有某些一般人較少觸及的面向。事實上,只要是地段佳、供給少、需求穩定區域之標的,長期來看,價值還是趨於穩定,價格仍是不易下修的。
如果您正打算購屋置產,卻因為外界一些房價可能鬆動的預測而躊躇不前;其實不需等待,只要篩選之物件符合需求,經濟能力也可負擔,就可進場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