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等、等、再等等,高雄等了十年已不能再等,去年高雄房價『開外掛』展開飆漲奇蹟,現在市中心新建案開價飛越三字頭已屬常見。到底去年底市況如何,今年又該怎麼看呢……
時間過很快,現已來到新的一年;回想去年房市剛邁入第四季,十月與十一月市況表現都還不錯,來人量與成交量都有放出來。十月與十一月這兩個月間的買氣,其中有部份是來自於遞延性買盤;由於去年八月以來實價登錄議題發酵,買氣暫轉觀望,所以觀望期並不久,部份消費者在十月後,發覺房價並未如預期下修,甚至還在上漲當中,因此買盤再度出籠。
首購旺 大坪數落寞
去年底十二月,整體買氣似乎不及十月與十一月,甚至個案的平均來人量也同步下滑。不過個案銷售的好壞,或許與產品類型和定價策略有關;凡首購型,或者低單總價的產品,銷售一樣平順無阻。這顯示自住型買盤仍在,成家的需求不因實價登錄開放查詢而消滅。
從高雄市地政局每月揭櫫的建案買賣過戶登記資料來看,近幾個月來拔得頭籌的,幾乎都是相對低單、總價的建案,尤其成交單價在十五萬以下的個案,銷售速度最快。然而,成交單價落在十五萬以下的個案,在市區內已算是『稀有種』,未來將面臨供不應求,因而首購型產品價格還在往上攀升當中。
由於高雄透天轉大樓,或者大樓轉大樓的換屋族仍多,因此首換型產品賣的也還不錯,個案銷售平順,價格一樣在漲。至於七十、八十坪以上的大坪數產品,則面臨較嚴竣的挑戰。
有反轉訊號出現?
市中心的高總價住宅,供給量在Q4就開始放大。 |
從第四季開始,大坪數產品供給量增多,市場固有的客源被眾多個案瓜分,導致大坪數個案成交下滑,降幅約二到五成不等。這代表高雄房市反轉訊號出現了嗎?答案是並不盡然。
大坪數個案客源遭稀釋,以致於個案來人與成交減少,並不等同總體客源減少。整體來看,大坪數產品都還賣得動,惟成交速度減緩罷了;再者,成交速度變慢,有部份原因是因業者堅守價格不放所致。據筆者訪查各區案場,均未聽聞有業者因此降價以求銷售,因為業者手上存貨雖然賣得慢,但價格卻賣得漂亮,倒也不吃虧。
城揚建設副總陳靜儀認為,『未來大坪數產品將進入個案表現時代,比規劃、比品牌、比品質,誰規劃好就賣得快,規劃差的賣得雖慢,但應該都還賣得動,今年市場仍可樂觀期待』。
話雖如此,業者也並非無所畏懼。就有業者提出預警,目前最大的隱憂,不是大坪數產品會面臨過剩危機,而是消費者可選擇的同質性產品過多,心態上會轉為保守觀望,願意付出更長的時間與業者拉鋸,甚至等降價再買,這才是最麻煩的地方。
今年供給恐過剩
『供給量』一直是今年高雄房市較大的隱憂,據皇苑建設董事長郭敏能初步統計,2013年完工的大樓供給量約一萬戶出現,他認為若供給量不再增加,一萬戶是『安全的量』,還不必過於擔心。
永信建設發言人顧岳軍也說,高雄全年需求量約八千多戶,今年供給大於需求僅一成多,還在可接受水準內,業者也不會因此降價。
因此,若今年供給量與需求量二者總量不變,那麼供給過剩之說似乎是杞人憂天。惟市場最讓人費解之處,就是總是充滿不確定因素,況且供給量與需求量是『變因』,而非固定不變的事實,所以蛇年趨勢仍難預料。
個案喊價比天高
從去年第四季開始,開價見三字頭以上的新建案已有增多的趨勢,如「本然」、「曇奇」、「達麗一品」、「仰德」、「聯上MIT」等案。雖然平均成交要見三字頭尚有一段距離,但這卻說明高雄平均房價已經『坐二望三』,短期內房價難再回到一字頭了。
高雄前鎮草衙的指標案「居見築」,雖然均價為十九點五萬/坪,算是二字頭以下的低單價個案,但該案並非位在市中心內,況且價格不僅寫下草衙地區史上最高,且與在地客的價格認知差距最高達五成,更是令人咋舌。
市中心外圍的建案,因單總價較低,頗受自住客的青睞。 |
去年十二月雖然甚少有指標案公開,但今年卻有不少重量級個案正在籌備,市場亦傳出諸多不同訊息。首先是興富發旗下的齊裕營造,以每坪逾兩百萬的價格向京城取得美術館第一排土地後,據傳最快今年就會推出預售案,規劃為大坪數產品,開價會超越「美術之星」。
另國城在亞洲新灣區內,除「賦格」外還有另一塊基地,也預計在今年推出大坪數產品的預售案,當然開價也會很可觀。惟上述兩項訊息,均未獲得業者正式證實。
在農十六的部份,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京城帝寶」,確定將在一月舉辦落架儀式,因此該案在開春後銷售的態勢應大致底定。而隨著該案逐日施工,市場耳語也滿天飛,甚至傳出最高單價會上百萬,打破「國硯」保持的最高價紀錄。但京城建設發言人周敬恆則回應,目前「帝」案價格還未定案,因而無法證實傳言的真實度。
建商將是大者恆大
高雄房地產飆漲之後,高雄建商大者恆大的趨勢日益明顯,這從土地交易就能窺見一二。自去年以來,市內大筆的土地買賣,或者市府標售之土地,幾乎被大型建商拿走,中、小型建商受限於籌資能力有限,只能乾瞪眼哇哇叫。
於是市中心推案市場逐漸被大建商占據,中、小型建商推案量有限,案源也都是早年取得的土地。受限於此,中、小型建商必須往市中心外圍走,到外圍推相對低單總產品;若是留在市中心者,若手上土地基地範圍不大,則乾脆推高總價的透天產品,以和大建商在市中心的集合式大樓作出區隔,如「帝闊」之類的個案,沒想到市中心三、四千萬以上的高總價透天市場還不差,中、小型建商反而樂賺一筆。
平心而論,無論是建築業者的生態,或是房市發展,都必須取得平衡點,才不會讓房市天秤過於傾斜,而這將有賴官方介入管控,不能以市場機制一語含混帶過。否則高雄房市若全盤『複製台北經驗』,恐怕民怨只會越升越高,無法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