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從台東美學總監到台灣美學造浪者
張基義的城市美學接力賽

「每一個時代都應該留下,代表這個時代讓人感動的建築,
  因為它是城市、國家在文化創意、經濟實力、技術科技展現上
  最好的綜合體,也是一個城市、國家的名片。」
                                                                                ─張基義

文/朱福山 攝影/羅劍明

在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當中,美學屬於最高領域,與人類文明程度息息相關,這點台灣也不例外,近年民眾對藝術的渴求正在逐漸提升,這點,從二○二二年的高雄盛夏或許可見一二。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去年八月,台灣文博會首度移師南台灣,用「群島共振」的島嶼意象吸引五十萬人次參觀,十月登場的台灣設計展更集結上百名設計師之力,將高雄蓬萊商港區打造成五光十色的磅礡「設計中島」,吸引全台六百萬人次朝聖,短短三個月共創造四十九億元的觀光產值,盛況堪稱空前。

鋼鐵之都變成眾多文化青年眼中的美學天堂,並非一蹴可幾,其實與近年逐漸發酵的「美學導入」概念脫不了關係,靠的是一種軟實力的滲透,而這一切看似柔美實則堅韌的轉變,背後推手正是如今台灣設計研究院(設研院)的院長──張基義。

靠思考模式 導入美學

黑色往往給人高雅、低調,同時神秘又感性的既定印象,類似形容用在張基義身上似乎不違和。攤開他過去出席各大場合照片一看,幾乎全是黑襯衫、黑西裝,就連領帶都是全黑,再配上輕柔略帶沙啞的嗓音,以及每分鐘一百字上下的說話速度,重視細節的特質將黑色另一種特質「嚴謹」演繹得恰到好處。

要實現理念,光靠嚴謹態度可不夠,更少不了方法。被問起美學導入的概念,張基義透露,靠的是一套名為「雙鑽石設計思考模型」的研究方法,分為「做正確的事」及「用正確的方法」做事兩階段,過去常被設計師用於創作過程當中,關鍵則在設計思考的流程。

原型打樣 驗證可行性

事實上,這套模型在張基義手中早已經多次用在各種公共政策上,像是蘇花改全線通車,與公路總局合作打造的「北花線—回遊號」公運品牌,及公共消防設備再設計、衛生所再設計、改造校園美感等案例,都有其蹤影,因此,這次美學南進的成功水到渠成。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他認為,設研院所推動的每一個專案,都是在為未來各產業做示範,必須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好讓追隨者可以跟從,因此,為了讓結果高度合乎正確性,在規劃上也講求驗證,「公共服務的議題非常重視正確性,以及可持續發展性。」

除了美感,公共政策更少不了實用性,對此,張基義補充:「我們還會做原型打樣,找到具體使用者來驗證可行性,例如『衛生所再設計』案,就找了醫師、病患來驗證指標的視認性。在『捷運中山站再設計』案,則製作一比一的詢問處空間打樣及機台模型,並找來站長、維運員、輪椅受測者等,進行友善使用者的服務體驗。」

「消防栓」案,重新規劃時,以符合大眾認知經驗、業界操作習慣及容易被實際執行為設計方向。
「捷運中山站再設計」案,下降詢問處監控螢幕高度,改善站務員仰頭監控困擾,友善使用體驗。

遭抵抗 當面被嗆聲

和公部門、社會大眾談設計,一開始難免被人貼上太抽象、太過風花雪月的標籤,溝通立場一不對盤,甚至可能遭到抵抗者的當面挑戰,在張基義的腦海裡,就有那樣擦槍走火的場景。

二○二○年推動「北花線—回遊號」案時,在第一次跨部門會議上,張基義從車體塗裝到識別標誌都提出有別以往的想法,因此遭到公會代表嗆聲,沒想到最後成果出來,最滿意也最興奮的人竟然就是當初開口嗆他的人。

回憶起這段歷程及結果,張基義認為是一種必然,因為設研院早在成立之初,就展開產業調查,進行系統化的記錄跟分析,藉此作為政策發展的基石,之後再透過大數據做出理性決策,靠著與美學迥異的科學根據,他對提案的成功率自然有著異於旁人的底氣。

「根據設研院升格三年來的經驗,每個案件都應該進行的過程,就是『服務設計研究』,我們必須先為案件梳理出一個清晰的方向、定義對的命題跟策略,並讓跨部、跨領域參與設計的人,在初期對專案都有初步認識,才能確保後期有效溝通,增加團隊參與感;更重要的是,這個方法並非線性,所以也鼓勵創作者來回了解問題所在,提出解題方案。」他說。

至於和外界溝通新事物新想法的成功法門,張基義不假思索地說:「公共服務創新的推動,必須由上而下來,只有首長支持才能改變,在規劃內容上,要從務實角度出發,考量到所有利害關係人,包括使用者。」

主動請纓台東美學總監

黑色除了外在形象的美,也象徵人心當中的執著。這點在張基義身上同樣存在,因為他現在做的事情,早在二○一一年就有跡可循,這是一段持續了十多年的改革。

那年,張基義四十八歲,在生日當天,他毅然接受台東縣副縣長兼文化處處長的任命邀約,接著成立全台第一個縣市等級的官方設計組織「台東設計中心」,並主動請纓以「台東美學總監」身分重新打造縣府人員美學基礎,要求所有宣傳物必須經過美感審核才能對外發布,最後在熱氣球嘉年華、建國百年國際地標等活動加持下,台東靠著有別以往的新氣象,順利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城市品牌形象。

時間拉回現在,張基義仍堅持當年的理念,在出任台灣設計研究院首任院長短短三年多,不只帶動台灣公部門的整體設計美感提升,更在去年的美學南進計畫中,創造出相當可觀的實體經濟產值,種種數據看在外人眼中,無疑已繳出亮眼成績單,不過,執著如他卻不打算止步,而是憑著獨特的美學涵養,腦中開始規劃起更宏大的藍圖。

「我想舉辦一場城市美學的接力賽,邀請全民參與,一起用設計改變台灣。」張基義說,今年是城市美學的元年,透過公共場域設計共創計畫,設研院將搭建一個資訊透明、全民參與的平台,而非刻板的體制,「由公部門出題,讓好的專業人才來解題,期待市民參與,讓更多人一起投入這場社會運動,成為改變城市的一份子。」

為此,張基義今年預計在高雄鹽埕區市民廣場、台南西門商場再造、台十一線道路景觀介面整合、屏東縣霧台鄉大武村衛生室重建等十四處改造場域,從山上到城市,從風景區到衛生所,透過體驗學習改變民眾的生活,希望藉此讓台灣各城鄉的公共環境發生質變,並且遍地開花,造出屬於台灣城市美學的新浪潮。

「學美.美學」案,高雄市光武國小透過輕巧通透的波浪牆,延續地景緩坡,並融入多樣植栽,創造明亮的資源回收場域。

堅信信仰 站穩浪尖

當執著、執念被持之以恆地實現,最後就會成為信仰,尤其是搞設計的人。張基義從學界轉戰政界、文化業界,無論是過去的「台東美學總監」,還是今日的「台灣美學造浪者」,幾乎回回都是站在浪尖上那一個,彷彿引領趨勢就是他的天命,而這一切的背後,似乎都離不開他口中的信仰──設計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用天命來形容張基義做的事情或許有些誇飾手法在內,卻也有些巧妙。張基義來自有台灣「後山」之稱的台東,從小懂事的他就愛泡在圖書館寫功課,由於父母早年開廣告社,他下課回家後也會幫忙動手做上美工,這與他一手改造那被稱作「不只是圖書館」的設研院空間場景格外呼應,彷彿要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一般,今年耳順的他有感而發,也在推特寫下:「但求無愧於心,無憾於人生。」

這些年,張基義能在推動美學、引領趨勢的各項運動中,站穩浪尖的不二法門就是持續與國際對接,為此,他勤走海外,實際接觸當地的人文與建築,樂於分享的他,甚至還曾出過三本有關建築美學的書籍。

「從一九九○年開始,至今逾三十年,我是很有規劃、紀律的在看全球最好的建築作品,台灣在公共美學、文化設計的推動上,有很多國際典範案例可借鏡,朝這方面努力,我認為永遠都不嫌晚。」他用堅定的語氣說。

張基義也提到,台灣直到二○○○年才第一次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與全球交流建築公共性的起步稍晚,算是補課,但不遲,「以往國際上對於台灣的認識,多為美食、山水、自然生態,人造設施則是古蹟、廟宇,但我認為這是不夠的,每一個時代都應該留下代表這個時代讓人感動的建築,因為建築是城市、國家在文化創意、經濟實力、技術科技展現上最好的綜合體,也是一個城市、國家的名片。」

建平台 改變傳統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要落實城市美學的改造,張基義心裡比誰都明白,光靠滿腔熱忱恐怕不夠,未來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在現行採購法規範下,設研院針對的案子都比較小,總預算在五千萬元以下,但是這一類是台灣普遍最沒有設計,或是設計價值最沒有被彰顯的一塊,主要因為台灣有關於設計的預算都太少了,所以專業者在這樣工程預算不高的總金額下,較難創造出好的設計品質。」他說。

也因此,張基義期待透過「城市美學」建置的平台,由公部門出題,專業人士來解題,藉此改變傳統,僵化的公共工程採購法的框架跟限制;最後,他說:「今年是設計元年,『城市美學』計畫的作品,最快明年就可以看見,請大家期待。」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