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技術到位、時機成熟 智慧家庭市場起飛

【文/住展雜誌】打造自動化居家,沒有想像中困難!多裝一設備,傳統家電也能變聰明。想實現「動口不動手」的理想日常?不可不知智慧家庭市場的發展趨勢。

「台灣已經到達智慧家庭需求的關鍵時機。」台灣智慧建築協會名譽理事長温琇玲指出,手機的普及,以及物聯網、大數據、AI等相關技術發展成熟,還有本土疫情爆發,在家工作成為常態,是促成此現象的三大要素。此外,防疫意識提高催生的「減少接觸」需求,也讓更多消費者再次把目光聚焦於打造智慧家庭,藉由安裝智慧配備、家電,減少碰觸開關的機會,進一步降低家戶感染風險。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發揮巧思 傳統家電智能化

走進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中心,名為Zenbo的機器人眨著眼睛、等候指令,一旁的居家布景看似平常,卻處處有巧思。如嬰兒房內,結合生理感測器的床墊,能隨時監測嬰孩的呼吸情況,如有異常,會馬上警示家長,避免嬰孩因噎奶、趴睡而窒息。同樣屬於照護設施,健身區的精準訓練機會依照使用者的肌力調整阻力,讓年長者在家也能安全復健,人性化的是,當使用者力不從心,機器還會幫忙推一把,避免運動傷害發生。

 智慧家庭 技術到位、時機成熟 智慧家庭市場起飛
智慧嬰兒床墊能感測嬰孩異常,及時警示家長。

除此之外,把傳統家電變「聰明」的方法也不少。以電扇為例,保持電器開啟的同時,在傳統插座和電扇插頭之間,加裝一個智慧插座,就能以控制供電的方式,以手機、平板等3C設備讓電扇開始運作。如果想回到家時,電扇就自動開啟,則可以將智慧插座與智慧門鎖整合至可採用通訊協定做訊號溝通的閘道器(Gateway,指網路協定交換器),使閘道器能在智慧門鎖感知到有人回來時,啟動智慧插座,讓電扇開始轉動。

語言統一 裝置相容性提升

此自動化功能的背後,仰賴的是設備間的「溝通」,但如同世界上有英文、中文,來自不同廠商的設備,使用的「語言」也不同,專門的閘道器如同翻譯官兼管理者,可負責轉譯訊號,並整合不同品牌的設備可於單一應用程式操控。

智慧家庭物聯網通訊標準的出現,便是要讓各家設備的「語言」統一,確保支援智慧技術的設備能夠安全的合作。國內台灣智慧能源產業協會早有推出智慧家庭裝置互連協定「TaiSEIA 101」,現已成為國家標準,該協定可讓冷氣、洗衣機等智慧家電,經由有線或無線網路互連。根據協會五月公布的資料,自二○一九年初以來,已有九百八十件商品通過TaiSEIA 101智慧家庭產品認證,包含台灣日立、DAIKIN、東元電機、聲寶等十五家品牌業者。

由亞馬遜、谷歌和蘋果等業者合推的智慧家庭連網標準「Matter」,則從今年延期至二○二二年上半年推出。該標準目標解決智慧家庭碎片化的問題,讓智慧家庭設備、應用程式以及雲端服務系統可以更容易連接,同時,標準可以證明開發物件安全、穩定,且能與多種裝置相容,除上述科技三巨頭,IKEA、三星智慧家庭平台SmartThings等業者也已採用此標準。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標準應用廣 民眾選擇更多元

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好消息。中保科技集團整合事業本部執行長李榮貴表示,相較國家標準TaiSEIA 101常見於家電,Matter的應用層面更廣,包含電力、照明控制系統等。當越來越多支援Matter技術的產品推出,不同品牌設備的相容性提高,消費者將可擁有更多元的選擇,打造智慧家庭的成本也有機會降低。至於Matter推出,是否會影響旗下產品、服務的規劃?李榮貴表示,產品會與該標準相容,方便消費者日後將新買的智慧家庭裝置與中保系統連動。

面對Matter來勢洶洶,温琇玲認為,台灣必須保有自己的標準,而要保護TaiSEIA 101不被外來標準取代,提高國產智慧家電的普及率是關鍵,畢竟「西瓜偎大邊」,一旦家家都有應用國家標準的智慧家電,外國業者進入國內市場前,就必須「入境隨俗」。

 智慧家庭 技術到位、時機成熟 智慧家庭市場起飛
中保科技集團整合事業本部執行長李榮貴表示,Matter推出有機會降低打造智慧家庭的成本。

推廣智慧家庭 新建案擁利多

要提高智慧家庭設備的採用率,價格是重要影響因素。可因研發智慧家電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業者初期投入成本高,使智慧家電的售價始終會比傳統家電來得貴。面對此困境,温琇玲指出,新建案市場可以是突破口。

同所有新商品,要說服消費者採用,業者必須找到民眾的痛點,而最了解消費者需求的,便是站在銷售第一線的不動產代銷業者。温琇玲指出,藉由建商、代銷、智慧家庭整合業者合作,可加速將智慧家庭設備導入市場。新建案推動智慧家庭的一大利多,是市場新案多為預售屋,使業者在建築落成前,就能了解消費者需求,並可在建案銷售過程中,依消費者所需介紹適合的智慧家庭設備,加深民眾對智慧家庭的了解。

安裝難、隱私疑慮成推廣阻力

除了價格,安裝門檻較高也是目前智慧家庭市場擴張的阻力之一。如建置宅內配線箱等智慧家庭基礎設施,需要一定的專業門檻,多數消費者難以自行處理。李榮貴表示,消費者在DIY智慧家庭時,常會因通訊受限,與基礎知識、安裝經驗不足,導致使用體驗不佳,此外,後續的設備維修也會是問題。

安裝智慧家庭設備後,分析使用數據是幫助業者了解消費者不同需求,進一步打造個性化智慧家庭服務的重要環節。但因隱私疑慮,取得住戶的數據使用權可不簡單;出於對私人公司的不信任,以及費用等問題,多數住戶不會輕易同意將紀錄自身起居的數據交到業者手上。

對此,温琇玲建議政府研發智慧家庭管理平台,保證將數據去識別化,並祭出誘因,如每月提供水電消耗、健康觀測等報表,拉高民眾提供數據的意願。具體作法可參考日本的柏之葉智慧城市:由柏市市政府、三井不動產、東京大學等單位共同組成的柏之葉都市設計中心(UDCK),在取得住戶同意後,透過分析大量有關卡路里消耗、行走步數、體脂肪率、基礎代謝量等日常健康數據,提供住戶健康諮詢、基本身體檢測等個人化服務。

 智慧家庭 技術到位、時機成熟 智慧家庭市場起飛
台灣智慧建築協會名譽理事長温琇玲指出,建商、代銷、智慧家庭整合業者合作,可加速將智慧家庭設備導入市場。

打造智慧居家 網路建設是關鍵

智慧家庭發展多年,卻一直停留在「Nice to have」的階段。温琇玲指出,要突破此困境,需找到大眾的共同需求,並在提高智慧家庭設備採用率後,分析使用數據,找出個性化需求,打造專屬的智慧家庭使用情境,讓使用者體驗到生活的便利,屆時,智慧家庭便成為「Must to have」。

而TaiSEIA 101、Matter等智慧家庭連網標準的推動,便有助於消費者日後依個人生活習慣,自行擴充智慧家庭系統,打造不同的應用情境。若消費者想住進會越來越「聰明」的家,購屋時可選擇具光纖到府、設置基地台等增強網路收訊規劃的建案,並在客變時調整插頭與網路線的分布位置,以確保智慧家庭裝置在家中能更順暢的運作。

 智慧家庭 技術到位、時機成熟 智慧家庭市場起飛
想打造智慧居住空間,消費者購屋時可選擇具光纖到府等增強網路收訊規劃的建案。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