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屋齡40年以上,屋主買來後對於原始的裝潢不滿意,需要做較大的調整,我們在空間規劃上,將其中一間浴室馬桶與淋浴間分離,讓居住者可以洗澡與廁所同時使用,能保有隱私,另外屋主有露營設備需要收納,且家庭成員較多,我們在規劃上新增兩個儲藏室,也在主臥室再隔出一個更衣室,讓衣物較多的屋主收納齊全,因為屋主較少下廚,我們將廚房空間縮小,並將封閉式的廚房改為開放式,屋主對於整體的大改造很滿意,收納很多,卻不顯得擁擠。
改造Before&After對照
完工照賞析
玄關
大門入口地坪鋪貼水磨石磁磚,劃分出落塵區,並在左手邊新設懸空白色櫃體,提供鞋櫃、置物平台和汙衣櫃功能。因櫃子的背側就是餐廳區,便改用弧形牆面搭配藝術漆,成為餐廳區的視覺主牆。
客廳
由於公共廳區需要納入佛堂規劃,又希望保持通透明亮的感覺,於是運用半高電視牆設計來區隔兩個場域。這座電視牆還有一個設計巧思,下方凹槽特別貼覆白色木皮,畢竟這裡是要放置設備的地方,使用木皮會比單純塗上油漆相對不容易出現刮痕或顯髒。
為了提升公共區域的收納,於沙發後面配置一座滑門收納櫃,像是行李箱等比較大型的物品都可以收在這裡,上方也可當作展示平台。新作的櫃體剛好也化解了樑壓沙發的情況,大樑下方連同兩側柱子側邊及沙發背牆,選用灰色調的藝術漆為客廳打造獨特風貌,也讓原本有些突兀的樑柱形成如框景般的視覺效果。
餐廚區
因平常較少熱炒,大多是簡單料理,所以廚房採開放式規畫,並把部分空間規劃成儲藏室。沿著樑下嵌入一整排餐櫃,將冰箱、電器櫃、集塵式掃地機器人加以整合,發揮強大的收納機能,搭配懸浮式設計減輕櫃體厚重感。為修飾空間中的大樑,天花板導入圓弧造型,和藝術漆主牆、餐桌、吊燈互為呼應,也讓視覺多了分柔和層次。
臥室
房間以簡約清爽為主,因為我的衣物量較多,所以以更衣室取代衣櫃。為了改善更衣室的採光,隔牆局部嵌入長虹玻璃引入光線。保留走道空間後,將剩餘地板稍微架高,如此一來如果要增加床鋪也很方便。
姊姊的房間除了白色和淺色木紋之外,床頭挑選莫蘭迪綠牆漆做跳色,簡單又不失變化。運用靠窗處原本就有的平台,滿足書桌和化妝桌的需求,該有的機能都有了,也打造出舒適寬敞空間感。
後記
搬入新家到現在大約半年,最明顯的感受是空間十分明亮,像現在進入夏天,早上起床後一直到下午5點幾乎都不用開燈!我自己最喜歡陽光從客廳大面開窗灑進室內的感覺。雖然我們一家六口同住一起,但都有各自的空間,例如說我偶爾晚上要加班辦公,就可以在餐桌工作,和家人之間不會互相影響。
最後分享一些小小心得:因為是第一次裝修,又希望能盡可能做到好,過程中我爬了很多文、做很多功課,從網友的經驗談中獲得很多資訊,像是什麼時間點要確定哪些家具的款式。我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和設計公司溝通討論時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風格走向,確立風格後無論挑選家具或材質就會很快很有效率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