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知苑」這座大宅,歷經三十餘年,曾遭逢土石流摧殘,在藝術家楊柏林手中,
一草一木慢慢有了今天的樣子;閑靜午後,江俊浩和楊柏林,從陽明山半山腰上,俯看台北故宮,所在天台一旁有兩座雕塑品〈美麗家園〉、〈生命〉,靜靜躺在水池裡陪伴著他們,這裡的空間是楊柏林的工作室,也是他的操場,更是他的玩具。
文/朱福山 攝影/羅劍明
二○二三年春,由亞太空間設計裝飾協會理事長江俊浩,邀請山石山象國際藝術總監楊柏林為協會見學活動,開啟藝術秘境「蕨知苑」的大門,並帶領學員們一一近距離感受工作室的氛圍,讀藝品也讀人,才能真實地將裝飾設計文化,融入日常身骨裡,轉化為美好生活。
江俊浩說:「楊柏林老師親自帶領著學員介紹每一件作品,讓他們深刻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甚至還不藏私分享他創作時是他覺得最美好的時刻。」
這與大家從媒體報導中認識的他大不同。楊柏林經常以一頭長髮、及膝的深色麻料長袍出現,再加上惜字如金,獨特孤獨語態,給人不易親近的印象。採訪這天,或許因為與熟人江俊浩、李欣一起,楊柏林還聊起日常養生吃食,這天他說了兩個多小時的話,訪談中時不時地笑了,私下問江俊浩,他也覺得老師當天確實不太一樣,問楊柏林為什麼,他用他曾出版的書名《是時候了》四個字來回應,或許可從他搞藝術一輩子歷程中,看出端倪。
一輩子只會做一件事
房地產行業裏,很多人知道楊柏林,多數在豪宅案的公共藝術看得到他的作品,包括台北『信義之星』的「春來了」系列、『宏盛帝寶』的「銀河星光燦爛」系列、『潤泰敦仁』的「星光乍現」、由鉅建設的「仲夏夜之夢」等,近年最大型的創作就是回鄉打造全台第一座六米高的鋼雕「素還真」。
然而藝術對於楊柏林來說,到底是什麼?「我小學三年級時,我要當藝術家這件事是確定的,而且是我自己確定的。」十幾歲的楊柏林便清楚立下人生志向,直到近古稀之年,從來沒變過,一輩子只會做一件事,如同他說的,這等同他的呼吸、他的命。
「我內心需要什麼東西,誰阻礙我,我就會把他推開,不管是我愛的,或是我不愛的,都先擱置一旁,先以我想要的為主,因為那些東西是我活著很重要的東西,但我也不是因為自私才這樣,因為那等同呼吸,我必須先呼吸好,才能往下走,如果都無法呼吸了,那還能做什麼,而且我也需要活得好一點,這樣人家才會想來接近你,我認為這是一種分享,因為我搞藝術,最終就是要分享。」
跟蟻蟲混熟後再築窩
楊柏林帶著我們逛繞蕨知苑,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先打開環繞整場所有空間的音樂,他說空間跟音樂一樣是連貫的,自然可形成一個系統,每個音代表一個空間,錯落在各處,如果兩個音太近那就會爆掉,但之中又有各種語彙,保持自然順暢的協調。
蕨知苑坐落在陽明山半山腰上,它不是一開始就「長成」現在這個樣子,楊柏林三十幾年前就搬來這裡了,他先在這窩了十年,跟螞蟻、昆蟲混熟了以後,他才跟牠們說他想要弄一個空間,請他們幫幫忙,他還有跟蛇講過這件事,蛇還在門口等了他兩次。
之所以說一開始不是「長成」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在這個「立體回字型」的空間裡,楊柏林不會在同一個空間待太久,他會在空間裡不斷的逛繞,就像他在檢視他自己一樣,過程中看見物件不好的就換,遇見不好的自己就修正,所以在蕨知苑裡,他才能隨時保有這樣互相貫穿的創作能量。
楊柏林說:「有時候看處在每個空間不同的自己,像是在『觀照』每個階段不同的自己一樣。」採訪當下,腦中立即浮現「觀自在」這三個大字,它是在教導眾生要自觀自證,進而得到自由自在的修行方法。
不易被炒作的性格
藝術家的性格真摯可愛。楊柏林是那種會一直批評自我的人,「我不是那種單一屬性容易被炒作的人,所以我較難被炒作,因為屬性較寬,別人抓不住我,我也不想被別人抓住。」
這樣的性格從蕨知苑就可以看出端倪,即便空間是混搭,但也很難用一種風格去定義它,空間裡的物件來源從世界各地,也從很多不同的年代,又跨物種、時空,好處就是不容易被綁死,依然有創造力。
因為楊柏林深知自己此生是來創作的,他要的是源源不絕的創造力,要能自由地揮灑,而不是活在框架內搞創作,所以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看到宇宙萬物各形態的,也可以看到因為他感受到蝴蝶效應,有感而發後的作品,近期他更開始以永續、低碳的主題來創作,接軌國際,而蕨知苑裡就有一處專屬於他個人的展覽館。
這非常好理解,就像若要跟楊柏林聊天,就得扛住他的邏輯,因為他的思維非常跳躍,可能一轉身又跳到別的時空了,這跟他的工作室風格如出一轍,同一個空間裡,可能看得到新藝術的作品,但旁邊可能就是宋朝的一尊古佛像,但當它們擺在同一個空間,卻又不違和,這就是楊柏林。
「創作需要有一個窩,窩就要找一些配件來搭配,就像是一隻鳥,找最適當的樹枝、草,築巢做成牠的窩一樣,只是我的窩比較多樣性,東西擺起來豐富性強,才能跟世界的古文化跟現代文化接軌。」
空間只是我的遊戲跟操場
楊柏林喜歡老物件跟新藝術混搭的東西,他說:「空間只是我的遊戲,我的操場,因為我要工作、運動,所以要弄點空間來玩一玩,而自然對我來講很重要,所以我就會把空間美學放到我的創作氛圍裡面。」
江俊浩說:「『蕨知苑』是依地形而建的空間,所以它有隨著地形而產生出來的附屬空間,多餘的空間,或者是創造出來的空間,而垂直錯落跟水平分布,是隨形的,不是制式盒子堆疊的概念而成的空間規劃。」
楊柏林的邏輯是非邏輯,要跟自然共生的,他說自然怎麼存活,他就怎麼存活,他要讓每個空間的屬性不太一樣,用的材料也不一樣,但調性是差不多的;他甚至在天台旁養了大量的綠植,融入陽明山腰自然景色裡,他勤於澆灌,也勤於跟它們說話,現在的他就像「長」在這裡一樣,更純粹自然。
藝術家的非邏輯論
建造蕨知苑的過程當中,隨著時間堆壘,加上不同角度跟視覺,所營造出來的空間不是制定的,可以看到多樣的物種跟材料,不同藝術品的種類,植入到空間裡,再加上自然的要素,以及地形、地貌所形成的空間感,會讓人覺得好像亂中有序,江俊浩說:「這個序就是楊柏林口中的『非邏輯』,就像我們在看大自然,一片樹林或是山丘,仔細觀察還是有其脈絡,意思是相通的。」
蕨知苑立體回字型的空間,水平移動,加上垂直的空間感,以及它有多個路徑,甚至可以循環,而這個多路徑,把所有空間串起來的時候,趣味性或是空間的可看性,跟感受度就完全不一樣。
甚至每到一個地方一個景,一轉彎又是另一片風景,貫穿整個空間,再加上你到的空間感受度不一樣,內跟外,景跟空間,人跟空間,人跟自然,這三、四種不同的組合,一組合起來,瞬間會覺得這非制式,在都市一般居住空間裡面可以感受到的。
江俊浩接著補充:「當這麼多的材料、藝術品組裝起來,形成的就是一個和諧的,你不會覺得他是衝突的。即便是一個比較暗沉或者材料比較樸實的空間,他可以放最現代的不銹鋼作品,這樣通常會出現高反差,同時萌生違和感,但當他不會時,那代表什麼,代表空間跟作品的狀態,畫上等號,和諧、平衡、共生。」
空間改變使用者心態
如果用建築或室內空間型態的理論來看蕨知苑,很多的建築或室內空間是水平移動,視覺也是水平移動,可是在蕨知苑裡,當水平移動是可以逛繞、循環的時候,視覺同時也在水平,也在垂直動線上,垂直時可以把上下層空間,或者是下層的附屬空間,一次在視野範圍裏面去接收,自然可以看到物件本身看不到的型態變化,否則會一直用慣性的視角去看待所有的事情,這樣也會改變看待空間所有的物件跟生活型態,進而改變空間裡的使用者。
楊柏林延續江俊浩的論述,他說:「我們做立體(雕塑),立體是八方看,每樣東西都要處於各個角度去看跟思考,相對的這個也會影響到生活,用任何角度去看室內的擺飾,或只是單一角度看時適不適合,每個角度轉一圈以後,他會怎麼樣,都需要思考,因為他已經不是單純的平面活動,自然而然就形成一個系統了。」
藝於大眾愛的表白
時隔二十年後再訪蕨知苑,蕨知苑更「楊柏林」了,而現在的他也改變了不少,或許他自己沒有察覺。除了懂得養生,懂得發自內心的笑,就像他說的,必須先把自己照顧好,別人才願意靠近,先愛自己才有辦法去愛別人。
不僅如此,他的愛還很濃烈,只是表現的方式與眾不同,不僅對於同住蕨知苑的螞蟻、昆蟲或是綠植,他更在《是時候了》這本書裡大方秀愛,包括對自己、故鄉、朋友、家人等,像是在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寫道「你的笑,真的是我們苦澀生活果實周邊濃郁甘美的巧克力。」真情直述內心感受,異於大眾難以啟齒的表白方式,這就是一種愛,一種分享,一種藝術,難怪在楊柏林的作品裡,總是能遇見生命裡的靈動。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