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嘉妤
根據金管會的最新統計,2024年12月底整體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降至26.44%,創下七個月以來的新低。同時,有13家銀行的不動產放款比率超過27%,也追平近七個月的低點。這顯示在存款增長速度大於不動產放款的情況下,國銀的房貸壓力有所緩解。
存款增長超越放款 銀行不動產放款占比下降
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不動產放款比率的下滑,主要是因為去年(2023)底存款的增速遠大於不動產放款。然而,年底適逢交屋潮,銀行難以減少不動產新增量,只能透過增加存款等分母的方式,來暫時紓解房貸滿水位現象。
依據《銀行法》72-2條規定,銀行辦理房貸、建融及商辦等不動產放款總額,以總存款加金融債總額的30%為上限。各銀行內部多以28%作為警戒水位,一旦超過就會拉高房貸利率、縮減貸款成數。去年12月底,有13家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超過27%,其中11家落在27%至28%的警戒黃區,僅剩一家銀行落在28%至29%的警戒紅區,超過29%的僅有星展銀一家。侯立洋表示,星展銀的不動產分子和存款分母雖都減少,但分母減少量大於分子,導致不動產放款比率破29%。
![](https://www.myhousing.com.tw/wp-content/uploads/2025/02/1.jpg)
年底交屋潮遇存款大增 房貸水位警報降溫
值得注意的是,落在28%至29%警戒紅區的銀行家數,大幅下降至一家,是17個月以來的新低。這主要是因為各銀行積極控管不動產放款,且存款增量遠大於不動產放款,使得許多銀行從「紅區」疏散到「黃區」。年底不動產放款餘額為15.16兆元,存款加金融債餘額則為57.33兆元3。存款加金融債的月增量為0.73兆元,遠高於不動產月增的0.16兆元,使得不動產比率大幅下降。存款量大增主要是因為,企業國外貨款收入和境外投資獲利了結匯回所致。
整體而言,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的下降,顯示出在存款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銀行房貸壓力有所緩解。儘管年底交屋潮對不動產放款的增加構成壓力,但在銀行積極控管和存款增長的雙重作用下,不動產放款比率已顯著下降。未來若不動產分子增幅趨緩,房貸滿水位現象可望進一步舒緩。
延伸閱讀:
國銀不動產放款有兆元空間 金管會:應多協助首購族
阻房市過熱 央行急出手 要求銀行「降低不動產放款總量」
央行打房+房貸滿水位 預售狂推案禍福難料?
![](https://www.myhousing.com.tw/wp-content/uploads/2024/07/1.gif)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