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曼羚
全球面臨極端氣候威脅,淨零減碳成國際重要趨勢,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甫於2023年12月落幕,會議焦點除持續追求創新建築技術與建築材料外,28國簽署的建築突破倡議更將目標放在2030年前,淨零與韌性建築將成為產業常態,以順利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階段目標。
綠建築市占偏低 急需課後輔導
根據《2022年全球建築建造業現狀報告》,2021年建築物的碳排量占全球能源消耗約37%,對全球暖化造成極大壓力,我國經濟部能源局2021年統計資料也顯示,住宅部門使用電力和熱力產生的碳排放量占全體部門11.69%,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國發會的2050淨零碳排目標將加速建築物脱碳納入規劃,至2050年所有新建建築及超過85%既有建築,都要成為近零碳建築。
目標確定後,後續執行方針便是重點。儘管台灣綠建築標章已推動20餘年,綠建築在市場上仍屬少數。依台灣建築中心及營建署統計,2022年建照核發數23,257件,民間申請綠建築案件數卻僅482件,換句話說,綠建築僅佔總建照數的2%,市占率仍偏低。
建築減碳玩真的 金融業成班底
距離及格線仍遙遠的綠建築成績,可說急需課後輔導,因此金管會在2022年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並發布「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並考慮營造建築與不動產業為我國金融機構投融資金額的前3大,將其列為優先推動名單,鼓勵金融業藉此進行投融資評估與決策。
「如果淨零減碳的這件事是要做真的,怎麼可能忽略建築物這一塊?」金融研訓院首席研究員王嘉緯表示,目前國內房貸餘額超過總消金餘額的85%,房貸是銀行消金的核心業務。截至2023年3月底,國內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放款率超過三成,資金用途涵蓋購屋、房屋修繕及支付建物營造費用,可見不動產放款業務對金融業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推動建築產業走向淨零排放,金融業掌握關鍵鑰匙。
台北大學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池祥霖認為,「推動綠建築和綠色房貸是我國達成淨零目標的重要作為」,若銀行能向大眾推出綠色房貸,降低購屋成本,吸引民眾將綠建築標章列入購屋參考標準,或將資金導入低碳建築融資專案,再搭配發行綠色債權與綠色不動產證券化等創新金融商品,可加速建築物脱碳。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