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顯示妥善處置廢棄木材有助減少溫室氣體。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曾寧(Ning Zeng)教授團隊,分析一根埋在土裡 3,775 年的原木及周圍土壤,原木僅損失不到 5% 二氧化碳,可能歸因埋在極緻密的黏土層使保存效果最好。
樹木只要活著,就能經光合作用不斷將空氣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封存」至樹幹與樹枝,故造林為緩解氣候暖化的重要策略。但另一方面,當樹木死亡分解,溫室氣體會再度釋回大氣,導致氣溫上升。如何妥善保存木材減緩釋出溫室氣體,是對付氣候暖化的關鍵之一。
曾寧教授表示:「這根古木仍完整結實,甚至可拿去做家具。」了解古木保存幾近完好的獨特環境後,有助最佳化廢棄木材封存碳技術。原理為建造 Wood Vault 木材儲存設施,規模龐大可容納兆噸級大量木材,然後將不具商業價值的木材(如生病或野火摧殘過樹木、舊家具或未使用木材等)置入,長時間將二氧化碳封存其內。
土壤類型影響木材掩埋後保存是否完整
Wood Vault 不是只挖個大坑那麼簡單,結構必須確保無氧,才能防止木材腐爛逐漸釋放二氧化碳。想想人類歷史埋葬多少木棺,但又有多少存留?若想用此法保存數百年甚或數千年,就需要有合適的條件。
2013 年曾寧教授團隊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實驗木材封存,挖掘坑洞掩埋廢棄木材時,地表下約 6.5 英尺處發現一根保存相當完整的原木。經碳測年分析,原木歷史可追溯至 3,775 年前。曾寧回憶:「當挖地機在我們眼前拉出一根原木時,團隊三位生態學家立即認出是北美圓柏(Eastern red cedar),你可以看出它保存多好,我記得站在那裡想『哇,這就是我們需要的證據!』」
土壤類型是影響木材掩埋後保存是否完整的關鍵因素。這根原木周圍黏土通透性非常低,不僅能大幅減緩氧氣接觸原木的速度,也可阻絕真菌和昆蟲。黏土層非常普遍,能成為可行且成本低廉的木材封存選擇。團隊會繼續最佳化保存條件,曾寧教授更期待將所學付諸實踐,幫助遏制氣候暖化。
(本文由 科技新報 授權轉載)